有两条在水里翻了白肚的,优先解决。
没有好调料,做不了红烧,只能水煮。
杨凤兰可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古代不流行炒菜,一滴油都珍贵无比,谁舍得拿来炒菜?
这回煮鱼,她奢侈地加了一小坨猪油,油汪汪的,香甜无比。
吃完饭,天就黑了。
杨凤兰带上钱,去村里的张大夫家买药。
天气不冷,月亮也明,村里人睡得越来越晚。
月光下,穿着单薄的孩子兴奋地在外头追逐打闹。
大人们也聚在月光下,聊着天时、聊着最近的新鲜事。
说得最多的,还是周家断亲、许家换亲的事。
杨凤兰才知道,闺蜜假千金的身份,已经被村里人都扒光了。
“咚咚咚。”杨凤兰叩响大夫家大门。
张大夫一见她来,就去屋里点了油灯,问了两句就开始抓药。
村里的大夫,药材都是自己采的,能治伤接骨的药,上回全都抓了,这回能抓的,比上次还要少好几味药。
张大夫建议:“还是去县里医馆买药,配得齐全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才能恢复得好。
“只是医馆的药,要配齐实在太贵,一副药少说八九十文,多则大几百文。”
说着,他给了一张药方,让杨凤兰去医馆照着抓。
最终,杨凤兰花十八文钱拿了一副残缺的药。
她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原主的记忆里,大家嘴上常说张大夫医术不好,却又喜欢去找他看病抓药。
人实在,药便宜。
儿砸,咱这是遇着好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