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然并不是一开始就和钟聿明纠缠不清,也不是一开始就对他锋芒毕露没有好脸色。
认识钟聿明那年,她十五岁。
当时宁大新建了教授楼,环境很好,不仅离林教授办公室很近,与宋以然所处的音乐附中也不算太远。
搬家第一天,宋以然就认识了住在楼下的钟聿明,对钟聿明的第一印象是很有礼貌,但有些疏离。
宋以然那时候年纪小,父亲生意很忙,林教授如果早晨有课,宋以然就要一个人背着书包和硕大的琴盒,从家里走十五分钟,走到学校去。
但不知从哪一天起,背琴盒的人就变成了钟聿明。
他那时已经很高大,提着琴盒像拎一个购物袋一样轻松,每天顺路将宋以然送到音乐附中,再转头进自己的校门。
甚至后来,宋以然周末去上小提琴课,陪同的人都换成了钟聿明。
钟聿明稳重而沉着,即便周末晚上宋以然的课程结束得很晚,他也没有丝毫不耐烦,会自然而然去接宋以然手中的琴盒。
宋以然被家里宠坏了,没有太多边界感,对钟聿明的体贴,也不觉得有多感激,只觉得理所当然。
她和钟聿明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很爱烦钟聿明。
偶尔在钟聿明家看他写竞赛题,会看着密密麻麻的公式一头雾水,问“你记这么复杂的公式会不会头脑发热”这种令人发笑的问题。
宋以然顺风顺水惯了,在乐团常常被指挥和前辈们捧着,一直觉得自己十分受欢迎。
但没有想到,最后在钟聿明这里摔了个大跟头。
她申请大学那一年,钟聿明已经在加州读书。
那时林教授很担心这个不谙世事的女儿,同她说:“不如你也去加州,刚好聿明也在那儿,有个照应。”
恰逢那时钟聿明放假回家,宋以然想去找他,走到楼道口时,就听到钟聿明在和钟妈妈说话。
钟妈妈边找钥匙边开门,说:“妈妈和你林阿姨都觉得,然然年纪太小,去加州也好些,你能照顾照顾她。
“不会打扰你学习吧?”
钟聿明声音一如既往没有波澜,像陈述一道数学题答案一样回答:“虽然她是很麻烦,但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钟妈妈讶异道:“然然那么听话,哪里烦了?”
钟聿明几乎没有思索,就罗列宋以然的缺点:“问题太多,很吵,朋友太多,很闹,想事情不充分,还经常有突发事件发生。”
但他很快接着说:“不过您一直说她年纪小要多照顾她,我也习惯了,她去加州,阿姨和您都放心。”
他话里把照顾宋以然当作一项事务性工作在完成,宋以然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原来钟聿明并不是真的想要对她好,只是出于父母的要求,出于绅士风度。
她没再下楼,没再去找钟聿明。
但次日钟聿明还是受了长辈托付,主动来游说她:“加州对你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宋以然突兀地打断他,问:“那你想让我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