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持续多年的北伐,不管政治上的得失,若单纯从经济上来说,确实对于国力的损耗巨大,是毋庸置疑的。
南中豪族们自然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一直混得风生水起的他们,逐渐感受到来自蜀汉政府的索取压力了。
原来,南中豪族们为了讨好中央政府,也会主动捐献一些财物,如金银铜铁锡丹砂朱漆等,甚至还有牛马羊什么的,但说心里话,那些,都只是一些表面文章,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
做的人很清楚,收的人更清楚。双方都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思,心照不宣。
得过且过吧。
但随着北伐战线的深入、持久,国力损耗越来越大,成都平原的供给能力也就越来越吃紧了,中央政府的手,自觉不自觉地就伸向了南中。
毕竟,南中也是蜀汉疆域的一部分不是?
怎么也不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吧。
战士们夏战三伏,冬战三九,啃冰卧雪,总归不是为了其个人,而是为了咱们整个蜀汉对吧。
既然你南中也是蜀汉的一部分,为国家牺牲些个人家族的利益,不该的么?
除非你们不承认自己是蜀汉帝国的人。
张翼到南中,本就带着这样的目的来的。
于是,刘胄这样的豪族就直接挑明了:“咱们本来就不是你蜀汉的人!咱们是且兰国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此时的蜀汉南中来说,刘胄这样的豪族想造反,其实不要太简单。
因为蜀汉在南中驻军本来就不多,整个南中共计有兵人,其中5000在平夷城,也就是庲降都督府所在地,由庲降都督直接掌握,剩下的5000兵,分散在各个郡守府衙,县衙,还有些重要关隘处,也会设置卫所,进行驻军。
所以,刘胄们在牂牁郡真正要对付的军队,估计连500人都不到。
当然,这是没有计算事发之后庲降都督府出兵的数量和规模。
汉末以来,牂牁郡豪族刘氏就基本成为了铜鼓山铜铁矿实际上的主人了,更在地上上下其手,打通了各种关节,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刘璋刘焉父子治蜀时期,是刘胄家族势力最为膨胀的时代。
但到了刘备诸葛亮时代,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这让刘氏满族尤其不忿。
但是,地头蛇毕竟输给了过江龙。
这是现实,是实力的比拼,一个南中豪酋,自然是难以与蜀汉政权相抗衡的。
所以,刘氏选择了隐忍。
李恢做了第二任庲降都督后,因为本身就出身于南中豪族,所以,对于刘胄这样的豪酋,极尽拉拢分化打击之能事,将一众豪酋都压制得死死的,却依然爆发了南中历史以来最大的叛乱。
后,先帝驾崩白帝城,诸葛亮亲自带领蜀汉几乎全部的力量,甚至将汉中守将魏延和驻军都带到南中平乱。
由此可见此次叛乱形势之严峻。
这是蜀汉帝国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二大危机。
第一大危机自然就是夷陵之战失败。
当时,牂牁郡太守朱褒就是率先掀起南中叛乱的人之一,另外有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闿,越嶲郡叟蛮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三江蛮头领孟获。
牂牁刘氏虽然明面上没有参与叛乱,但实际上,朱褒的底气就来自于刘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