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据理力争地争辩道:“这个孙阁老尽管放心,大宁之战结束之后,我们兵部肯定会在大宁和开平筑城,至于说陛下苛待兄弟,那更是无稽之谈!
太祖他老人家当初让十五岁的宁王就藩大宁,难不成说他是苛待皇子不成?”
孙承宗哪敢说太祖的不是,祖制再大,大得过太祖吗?
太祖当初让诸子守边,乃是国策,除了他老人家自己要改,以及朱老四这个逆子,谁敢说个不字?
至于后面太宗内迁大宁与辽东藩王,除了减少北面威胁外,现在看来却是一个大大的昏招。
内迁大宁,漠南蒙古崛起,内迁辽东三王,辽东建奴崛起。
现在想想,要是一直有这些藩王守边,大明还会不会有现在严重的边患问题?
既然在祖制和安全上找不到突破口,那只能从伦理上寻找了,“若这些问题都能应对,那是否也该让瑞王、惠
王和桂王先就藩?
世间没有皇叔未就藩,皇侄先就藩的道理!”
“这个孙阁老就多虑了,陛下虽然让信王就藩大宁,但时间上也不是马上就能就藩的,不仅筑城需要时间,修
建王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朱由校打断孙承宗还想继续辩解的话,要是一直这么扯下去,可能越扯越远,“好了,信王就藩大宁之事就这么定了,回京后就开始筑城与修建王府之事。
至于三位皇叔的就藩之事,回京之后,便可让礼部和户部安排此事了!”
袁可立两人一同答道:“臣遵旨!”
“孙先生留下来和王之臣一同商谈划分蒙古左翼草场之事,袁先生随朕三日后一起班师回朝!”
袁可立、孙承宗与王之臣三人一同答道:“是,陛下!”
接着,袁可立追问道:“陛下,满桂将军是否还让他继续留在辽南?”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答道:“先让他继续留在辽南,海面上冻前再接他返回宁远即可,蓟州军队现在可以返回原驻地了,至于京营第一团营,暂时继续留在锦州,宣府军队到时候再随孙先生一同返回宣府。
至于勇士营等其它的京畿军队,三日后随我们一同返回京城!”
王之臣出声问道:“陛下,不知辽西驻军该如何安排?”
“朱梅改驻广宁,何可刚驻义州,两地驻军人数都不得超过两千人,杨崇猷驻锦州,满桂返回辽西后,驻地也改到锦州!”
袁可立适时插话道:“陛下,不知辽南又该如何驻军?”
“海面上冻之后,卢象升继续返回登州,卢象晋改驻旅顺,杨御藩改驻金州,至于复州,只留少量骑兵作为前哨即可!
另外,为了谨防建奴冬季强攻辽南,腾骧左卫留下来驻守宁远,若是建奴真敢南下,辽西的骑兵当及时东进攻打建奴老巢。
若能攻下盖州,堵住建奴北归的路线,当然更好!”
“陛下,长生岛不用驻兵吗?”
朱由校略作权衡后,答道:“不用,朕没记错的话,南信口距离长生岛不足一里,而且长生岛无险可守,建奴可趁着冬季冰期攻上长生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