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分开是“阴”与“阳”,合起来,只不过是“中气”的变化罢了。
阴阳之升降,即“中气”之沉浮。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
浊气右转,降而化“水”。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
而“中气”,所谓“土”也。
古元将《玄黄功》跟《阴阳功》同时施展,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古族有类似的传承记载,总之,他将两种先天属性相互融合使用,让清欢看到了阴阳五行变化。
《易经》象传有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现代人的解释,大部分都是心灵鸡汤,要求人们“自强不息”,但这句话,却实实在在的是在讲述天道变化。
“天行健”,指的是天时,天道不断循环,不停地运转。
而“自强不息”,是感应天道,顺应天时的意思。
老子的“无为,顺势而为”的思想,也是源自这里。
故而这句话出自乾卦,象曰:乾,天道。
天道分阴阳……
既然阴阳跟玄黄,可以如此轻松自如的转换,甚至一体存在,那其他属性呢?
二十二种先天属性,是不是都是如此?
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都是天道运转的结果……
回到古族安排的房间后,清欢直接盘腿而坐,入定,开始梳理……
……
清欢感应到,他来古族这一趟,就跟彩鳞跟小医仙一样,自有一番机缘。
虽然不知道等进入天墓后,能不能得到别的好处,但目前的收获,已经让清欢心满意足了!
同时也让清欢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学的太杂了!
东拼西凑来的理论,让清欢一路修行至今,还创造出了包罗万象的“大品丹决”,但这杂而无序的理论,也让清欢隐隐感觉到了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