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手机上的消息提示音不断响起。那个视频已经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榜样!""年轻有为,技术过硬,最重要的是心系他人!""看到这样的年轻人,真是让人放心!""难怪能获得二等功,这份职业素养,值得学习!"
刘苏看着李洛的手机屏幕,打趣道:"小哥,你又火了。"
李洛却想起了当年父亲的话:"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技术,而在于他用这些技术帮助了多少人。"或许,这次回家,他终于可以告诉父亲,自已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夜幕降临,列车继续向前。李洛靠在座位上,听着车轮有节奏的轰鸣声,想着即将重逢的亲人。这一路上,他用专业的技术化解了一场危机,用善意温暖了一车厢的人。而这,或许就是他选择这个职业的最初初心。
当天晚上,"高铁上的撬锁师傅"这个话题登上了热搜榜首。无数网友转发评论,为这个年轻人点赞。而此时的李洛,已经在梦乡中找到了回家的路。在梦里,他仿佛又看到了十五年前的自已,第一次拿起开锁工具时的忐忑与期待。
老家的村口依然是那条蜿蜒的石板路,只是现在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李洛站在村口,看着这条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小路,心中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情绪。三年未归,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刘苏站在他身边,拖着沉重的行李,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
"小洛回来了!"一个沧桑却温暖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是张大爷,这个看着李洛长大的老人依然每天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晒太阳。"这是带对象回来了?"老人满脸笑容,眼睛却忍不住往刘苏身上瞟。
李洛正要解释,王婶子的声音已经从后面传来:"哎呦,这姑娘长得真俊!小洛,你小子可以啊,在城里找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她边说边快步走来,"瞧这气质,比电视上的明星都不差!"
刘苏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低着头不知所措。平日里在店里伶牙俐齿的她,此刻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李洛看着她的窘态,心中不禁好笑,但更多的是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大家误会了。。。。。。"李洛试图解释,但村里的老人们早已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
"我就说嘛,小洛这孩子有出息!"李婶边搓着手边说。"是啊是啊,在城里当撬锁师傅,现在还带对象回来了。""我记得小洛小时候可调皮了,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过年就该定下来,别让人家姑娘等太久!"
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李洛听出了乡亲们的关心。这种淳朴的感情,是城市里无法感受到的温暖。刘苏也渐渐放松下来,对着热情的村民们露出甜美的笑容。
一路上,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传开。等到finally走到家门口,李洛远远就看到父母站在门前翘首以盼。母亲穿着那件红色的棉袄,父亲依然是那身灰色中山装,这个画面让李洛瞬间红了眼眶。
"回来了!"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快步迎上前,一把抓住刘苏的手,"这就是我们家小洛的女朋友吧?快进来,快进来!"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妈,您听我解释。。。。。。"李洛试图澄清,但父亲已经打断了他。
"解释什么解释,"父亲难得露出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带姑娘回来就是好事!来来来,进屋说话。家里暖和。"
刘苏被李洛的母亲拉进屋里,李洛看着这一幕,无奈地摇摇头。推开家门的瞬间,熟悉的年味扑面而来。屋里暖融融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有他最爱吃的红烧肉,还有母亲拿手的水饺。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那是母亲最爱用的熏香。
吃过饭后,母亲拉着刘苏到堂屋聊天。李洛竖起耳朵,听到母亲正在详细询问刘苏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甚至连她喜欢吃什么都不放过。刘苏的笑声不时传来,显然已经被李洛母亲的热情打动。
父亲则把李洛叫到了书房。这间不大的房间是父亲的私人天地,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李洛记得小时候,每次自已闯祸,父亲都会把他叫到这里训话。但今天,父亲的表情却异常平和。
"这些年,在外面还顺利吗?"父亲给李洛倒了杯茶,那是他珍藏的西湖龙井。浓郁的茶香在房间里弥漫,似乎也冲淡了父子间的隔阂。
"挺好的,"李洛接过茶杯,看着杯中飘动的茶叶,"现在在阳城算是有了自已的一片天地。"
"我看新闻了,"父亲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骄傲,"你获得二等功的事情。当年。。。。。。"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当年我反对你去学开锁,是我太固执了。那时候总觉得这不是什么正经职业,现在才明白,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干。"
李洛有些意外地抬头看着父亲。多年来的心结,在这一刻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
"其实,"父亲继续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消息。每次看到你帮助别人,为社会做贡献,我都很骄傲。只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番话让李洛心中一暖。年少时的叛逆、离家时的决绝、这些年的思念与愧疚,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眼角的湿润。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热闹起来。七大姑八大姨陆续到访,每个人都拎着自家的拿手菜,更带着迫不及待要展示的心情。客厅里很快挤满了人,说话声、笑声交织在一起。
"我家小明现在在省城的银行当主管了!年薪都快二十万了!"三姑的声音里充满得意。
"那算什么,我家小张在深圳开公司,年收入上千万!前两天刚买了第二套豪宅!"大姨立刻接茬,语气里满是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