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走到猪肉摊前,她一咬牙,买了一斤瘦肉和两斤肥肉,花了九十文,眼看着钱包里的银子哗哗地溜走,只剩下九十五文了。
陶宛宛心心念念的布店就在眼前,她轻抚着那柔软的褥子,好奇地问,“老板,这床褥子得多少钱?”
坐在柜台后的掌柜,连头都没抬,淡淡地回答,“一百文。”
哇塞,这褥子也太贵了吧!陶宛宛依依不舍地松开手,心里暗想:得赶紧挣钱了,宝贝褥子,等我赚够了钱,肯定第一时间把你接回家。
陶宛宛刚走出布店,老板才慢悠悠地抬起头,嘀咕着:“切,连穷人都敢来逛。”
陶宛宛出了布店直奔药馆,她记得穿越小说里提到过,在药馆能买到现代的调料,反而在专门卖调料的地方买不到呢。
有些中药,古代人还没发现它们在烹饪上的妙用呢。
“姑娘,您哪儿不舒服?”陶宛宛刚踏进药馆,就有一个学徒热情地迎了上来。
“我来这儿是拿药的,要那种能除湿的花椒,还有能祛风理气的八角。”以前读诗经的时候,花椒的名字是椒,这里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陶宛宛心里有点儿小紧张。
“哦,这些药材啊,你往那边走就行。”学徒随手一指,陶宛宛就走到了柜台前,花了九十文钱抓了三把花椒和一把八角。
真的好贵啊!
陶宛宛全身上下就剩五文钱了。
拿着这五文钱,她往家的方向走,回家的路上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几个刚忙完农活的大婶看到陶宛宛背着个背篓,她们立刻围了上来,“哎呀,这不是季家的新媳妇儿陶宛宛嘛,你这是去哪儿了啊?”
“你们管我去哪儿干嘛,挖野菜也要管?”陶宛宛双手叉腰,眼睛一瞪,对着那几个大婶大声嚷嚷。
“哎呀,你还会挖野菜啊,去哪儿挖的啊?”现在这年头,野菜也是个稀罕东西,要是知道哪里有大片的野菜,她们去挖点儿也能省下几个买菜的钱。
“哎呀,你们几个别小瞧我,我挖野菜的本事大着呢!别在这儿瞎扯淡,我还有事儿呢。”陶宛宛一边嘟囔着,一边想从这群婆子中间挤过去。
那几个婆子没捞到什么八卦,哪肯轻易放她走,“陶宛宛,你这野菜哪儿挖的啊?挖了些什么宝贝?我们帮你瞧瞧,别到时候拿野草当宝贝,那可就闹笑话了,哈哈哈。”
婆子们说着就要动手翻陶宛宛的背篓,陶宛宛可不乐意了,她挥动着肉乎乎的胳膊,把那些婆子挡得远远的,“我认不认识野菜关你们啥事儿,咸吃萝卜淡操心!”
“你这丫头,嘴巴怎么这么不饶人呢。”
“想吃野菜自己去挖啊,外山没得挖就去深山,不敢去深山就别在这儿挡我的道!”陶宛宛说完,就准备回家了,看看这太阳,季家人应该快回来了,她这午饭还没做呢,一会儿婆婆柳氏肯定又得数落她一顿。
“哎哟,你居然去了深山?真是命大啊,季家也真是够穷的……”
看到那几个婆子不再纠缠她的背篓,陶宛宛转身就走。
快到院子门口时,就听见柳氏那尖锐的抱怨声,“我柳氏这辈子造了什么孽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儿媳妇,累死累活的,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陶宛宛叹了口气,揉了揉耳朵,走进了院子里,“娘,我回来了。”
“你这死丫头,终于舍得回来了啊!一上午不见人影,还背着个大背篓,是不是又偷偷跑去娘家送东西了?你这小贱人,我这就进屋检查,要是少了东西,看我不收拾你!”柳氏边说边急急忙忙地冲进了房间。
爷爷季有田看着这一幕,无奈地叹了口气。
季晓溪在厨房里洗着菜,听到陶宛宛的声音,赶紧探出头来,对陶宛宛喊道,“快点来帮忙做饭啦!”
陶宛宛背着背篓走进厨房,“中午咱们吃啥?”
“妈今天挖了些野菜,中午就吃野菜汤吧,你快点来弄,弄完了教我唱那首《女儿情》。”季晓溪边说边把洗好的野菜递给陶宛宛,又摸了摸季晓栋的头,然后就出去了。
陶宛宛把野菜放到一边,拿起盆子装满水,然后从背篓里拿出肥肉,放进盆子里。季晓栋看到陶宛宛拿出的肉,眼睛都亮了,“嫂子,这肉是哪来的?”
“记得昨天那只竹鼠吗?我今天去镇上把它卖了,换了这些肉回来,今天中午咱们吃肉。”陶宛宛的话让季晓栋兴奋得不得了,他连连点头,“嫂子,我现在就去生火,把火烧得旺旺的。”
“好,小心点啊。”当肉香四溢时,季家人都忍不住涌进了厨房。
“宛宛,这肉你是从哪里弄来的?”爷爷季有田低声问道,面露紧张之色。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肉,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他担心这肉是陶宛宛偷来的,唯恐声音稍大,就会引来肉的主人。
“那竹鼠是嫂子拿去换的,就是那只黑乎乎的竹鼠。”季晓栋没等陶宛宛开口,就抢着回答了。
爷爷季有田一听是拿竹鼠换的,心里踏实多了,至少不是偷来的嘛。
“那只竹鼠起码有四五斤重,就换这么点肉?”柳氏心里不爽,逮着机会就想给陶宛宛来一刀。
“当然不止这些,小姑,这是专门给你买的头花,还有脂粉。”陶宛宛从怀里掏出一朵粉嫩的头花和之前买的脂粉,递给了季晓溪。
季晓溪眼睛一亮,开心地接过头花和脂粉,态度180度大转弯,“嫂子,这我真的可以拿走吗?”
柳氏气呼呼地瞪着陶宛宛,心里嘀咕着这丫头花钱大手大脚,有这闲钱买点肉吃多好啊,香喷喷的!就知道给晓溪买这买那,她之前可是天天伺候这丫头,都伺候到狗肚子里了,“你拿着吧,家里都这么难了,之前娶媳妇花了不少钱,现在好不容易挣了点,结果全给败光了。”
“柳氏!这可是人家自己挣的钱!”季家的老太太走得早,很早以前就定下了规矩,子孙挣的钱不用上交,季有田听着儿媳妇的唠叨,心里特别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