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感恩的心腾讯视频 > 第1章 感恩父母 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第2页)

第1章 感恩父母 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第2页)

母亲!母爱!多么撼人心魄!多么庄严神圣!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里有一位叫陈玉蓉的伟大母亲。

五十多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的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斌十三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药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2008年底,叶海斌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愿意把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进行的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而陈玉蓉的肝穿结果又显示她患有重度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赠。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七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忍不住夹块肉送到嘴边,可是她一想到儿子,又把肉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七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细胞所占比例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七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这样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彭长城这样评价她:“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另一位委员王晓晖也评价道:“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的确,在人生的旅途上,若眼前浮现出几十年前母亲艰难地推着手推车的情景,自己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挫折不能面对呢?那种爱的无私与伟大已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了儿辈们人生路上一座永远的感恩丰碑!

父亲,大山的脊梁

高中毕业后,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大都市上大学。父亲送我去车站,在车门关上的一刹那,父亲默默地转过身去,把坚实的后背留给了我。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位慈祥的硬汉,对我们呵护有加,没有什么事能够难住他!而此刻的父亲却是如此的温情无助,甚至不能面对那短暂的亲情别离,从此父亲的背影就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大学毕业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何去何从,父亲的背影又一次清晰地跳入了我的脑海,无助的我顿时有了一股力量,那锁不住的思绪带我进入了一个诗的意界。一首《父亲,大山的脊梁》喷涌而出了:

父亲,大山的脊梁

有了你那挺直的脊梁

儿女们才能在背风坡上幸福地成长那万顷的沟壑

是儿女们成长汲取营养时刻在你身上的累累伤痕

那满山的绿草鲜花

是长大了的女儿对父亲的报答那挺且直披着绿装坚实的躯干是儿子有了力量后对您的守望哦,父亲,大山的脊梁

从此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父亲,想起他那大山般的脊梁,顿时感觉浑身产生一种支撑我向前的力量,让我一路走来顺风又顺水。

在一般人的眼里,父亲总是和严厉联系在一起,似乎缺少温柔的爱。其实不然,无形的父爱,更在关键的时刻显现出千钧之力。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父亲为了使智障的女儿免受伤害,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把自己专业领域里最常识性的知识抛到脑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冲去,这一切都是缘于爱。

他是一位力学专家,在业界已小有名气。他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乌鸦的身体一定会把金属材料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洞来。”他告诫说:“这种事在前苏联已经屡次发生过,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幻想把高空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他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噪子眼,一把推开椅子便冲了出去。当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他的女儿穿着一条浅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着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了,小女孩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飞”了下来。很多人吓得“啊”的一声连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看到女儿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落下,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拉着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啊—-”

随着一声尖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了下,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两天了。他的脑子还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冷气。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们对他说:“您总算醒过来了,您站在高楼下面接孩子实在太危险了,万一……"

他笑笑,看着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那时,只有爱,没有力学。”

爱的面前,没有力学,多么感人肺腑的话语啊!

看到这个爱的故事,我们难道不对这样一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伟大父亲肃然起敬吗?我们难道不觉得身边有无数像这位力学专家一样的父亲值得我们崇拜吗?

当然,像这样惊心动魄的事例,生活中还不多见。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的那些微小、平凡却又让人感动无比的事。它们是那么容易地被忽略,在岁月的长河中又是那么容易地被冲走,但是它们背后隐含的浓浓的爱却如同河底的金砂,慢慢地沉积,永远不会流失,永远会闪闪发光。只要父亲还健在,只要我们愿意发掘、懂得发掘,我们会随时感受到父亲身上这种令人掉泪的爱。

对父母的感恩,千万不要懈怠!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央视曾经播出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洗脚水,荡得水花四溅,放在他妈妈的面前,稚嫩地说:“妈妈,洗脚。”许多人看了以后眼睛都湿了。这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要向世人推崇和弘扬的,那是一种以孝为先的孝道,延续数千年仍然亘古不变。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孝”早已成为中国人衡量某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标准。中国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子人人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把儿女对父母的恩情视为比天高、比海深的事,忘恩负义,天理不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