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讳主要有生理忌讳和心理忌讳两种。
(1)生理忌讳
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都会对他们的生理缺陷非常敏感。因此在与这类人交往时,要特别谨慎。不要对秃顶的领导说:“你真是聪明绝顶。”也不要对缺胳膊的领导说他“两袖清风”。也尽量不要当着腿残废的人赞美别人说“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之类的话。这样会使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甚至会使有生理缺陷的人误以为你有意嘲笑他。但一般说来,生理缺陷比较容易发现,只要稍加留意便可避免。
(2)心理忌讳
心理忌讳往往是由于某些人因为一些特殊的经历所形成的,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隐藏在人们的心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忌讳。
有一位下属给他的领导去祝寿,当着众人的面,他向领导作祝词时说:“希望我们的王厂长将来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一席话说得王厂长脸色发青。原来王厂长的被子刚刚在车祸中过世,其妻子因为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没有再生的能力,而这位下属初来乍到,因此并不知情。而这位厂长却以为他故意嘲笑他断子绝孙,因此不顾贵宾云集,竞摔杯而去,弄得这位下属好不尴尬。这位下属虽然并不是有意,却冲撞了王厂长的忌讳,结果弄得不欢而散。
在与朋友相处时,有时会因为二人关系密切,习惯成自然,对对方的忌讳满不在乎,结果往往使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有时甚至会致使二人的感情破裂。
钱英和张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二人私底下无话不谈。在一次同学聚餐上,钱英一时兴起,笑着对大家讲了张敏暗恋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经有了女朋友,而且当时也都在场,一时间,弄得张敏下不了台,气着跑开了。这就警示我们,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暴露好朋友的隐私,既然是隐私也就是不愿意让他人知道,如果让他人知道就冒犯了他或她的忌讳,是很不够朋友的表现。
在与他人交谈时,应该对于交谈对象的一些忌讳有所了解,千万不要自讨没趣地往人家枪口上撞,否则,你只有吃不了兜着走。
·讲究分寸,开玩笑要把握尺度
富兰克林指出: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开玩笑要合时宜,要看对象,要分清场合,要尊重他人。熟人之间相处,免不了开开玩笑,这样可以融洽关系,活跃气氛,增强团结。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分寸,开玩笑也要适“度”,不要违背礼仪。如果过了度,做出了有失礼仪的事,则其效果肯定也将适得其反。
开玩笑的“度”如何掌握呢?简单些说,要因时、因人、因内容和因场合而定。
(1)开玩笑要看时间
“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别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情绪比较低沉,常常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果这时去打趣逗笑,便不合时宜了,弄不好,人家还以为你是幸灾乐祸。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例如:工作不顺利,遭到领导批评,家庭发生矛盾等等,情绪都可能会出现低落。这时,就不适宜去开玩笑。
(2)开玩笑要看对象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郁寡言,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则小心多疑,对不同个性的人,要做到因人而异。同样的玩笑,对有的人可以开,对其他的人就不能开;对男性可以开,对女性就不能开;对青年人可以开,对老年人就不一定能开。如果不注意各人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就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来是一次比较愉快的聚会,结果电可能弄得不欢而散。
(3)开玩笑要讲究内容健康
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这是故意揭别人的“疮疤”,把自已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津津乐道男女之间的私情,绘声绘色地传播庸俗、无聊甚至下流的情节,这是在寻求感官的刺激;捕风捉影,以假乱真,把小道消息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这是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凡此种种,都是属于开格调不高、内容不太健康的玩笑,是不应提倡的。开玩笑的内容一定要清新健康、风趣幽默、情调高尚,使所开的玩笑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陶冶。
(4)开玩笑要看场合
当别人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不应去开玩笑,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影响别人的学习和工作。在比较严肃、紧张甚至是悲哀的场合和气氛之中,例如参加庄重的集会或重大的活动,包括平时参加各种会议时,也都不能嬉笑打闹,以免冲淡现场的气氛。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前,也应尽量不要打趣逗笑,因为人多嘴杂、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误会。
·勿揭人短,以免无事生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人有短处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有的人也许因为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对此看不惯,这便成了他的“短处”;有的人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与处事中的确有些微小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对他的整个对外交往是无足轻重的;有的人也许不是出于主观原因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而他自己却全然无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待他人的短处,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兴波助澜,有声有色地编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却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
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别人的短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避免谈及他人的短处,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感情,形成融洽交谈的气氛:好谈他人短处的人,最易刺伤他人的自尊心,打击人家某方面的积极性,还会引起他人的讨厌;不小心谈到别人短处的人,虽无意刺伤他人,但很难想像人家怎样理解你的用意,对你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一般来说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与不满)。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应该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另外,如果别人向我们谈起某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是听了便罢,不要深信这种传言,不必将它记在心中,更不可做传声筒,而且还要提醒谈论别人的短处的人是否对所谈的事情有所调查、确有把握。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个话题闲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一眼前的建筑,周围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闻,都是绝好的谈话内容,何必去说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地议人家的短处呢?好说人家短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
四、求人办事时的语言攻心
求人办事,最能验证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口才出色的人,三言两语便能收到水到渠成之效;而言语木讷的人,吞吞吐吐半天,也难以打开公关之门。在某种程度上说,求人办事的成败,取决于一介人的语言功力。有了良好口才,就能打动人心,好口才是任何人求人办事的第一法宝。
在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时,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因为抹不开面子而羞于启齿的情况。这就更要学会和对方套近乎的艺术。只有学会与对方套近乎.才能展现自己的口才之妙,才能求人办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