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情绪失控
人的情绪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应,生活中的事是否符合自己需要,就会产生种种心理体验。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人的情绪是能够主动地调控的,你可以试着用理智来驾驭情绪,使自己的情绪逐渐成熟起来。
当不良消极情绪滋生时,不妨试一试以下几种调控方法: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灶,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兴奋灶转换为抑制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尽量避免烦恼的刺激,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翻翻画册、读读小说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就可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先不要想它,可让自己思维长上翅膀,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遨游;也可与他人漫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林则徐在自己房内挂着“制怒”的条幅,那是为了提醒自己及时控制情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吵架前,先把舌尖在嘴中转十圈,都是这个道理。
3、宽宏大度,克己让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气度的人,胸襟开阔,奋发进取,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而气度小的人,则满腹幽怨,斤斤计较,弄至孤家寡人的地步。生活将会是各种各样的,喜乐悲忧都会有。所以,人人都要注重涵养,消除抑郁寡欢的心境和私心杂念,对易激怒自己的事情,要用旷达乐观、幽默大度的态度去应付,经得起挫折,能克己不狭隘。这往往可以使一种原本紧张的事情变得比较轻松,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幽默笑语中化解。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心理学家鼓励人们消除消极情绪的困扰,要有正常健康的反应情绪,做到:遇到忧愁而能自解,身居逆境而能超脱,这样才能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
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也惟有你可以担此重任。
此外,战胜自己的情绪还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输赢,对人世间的得失有正确地理解,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缠绕在我们情绪中的那种强烈的不平衡感和失落感。
安徒生有一则名为《老头子总是不会错》的童话故事: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惟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口袋烂苹果。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个人于是一起来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子的钦佩。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就要学会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这样,你才可能让自己生活在快乐的境界里,获得意外的收获。
生命有得到是正常的,有失去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失去不放,得到就永远也不会到来。放下失败,抓住成功,就可以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你有一颗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输赢成败之心。个性乐观的人对得失看得很淡,他们认为“得”是劳作的结果,无论劳心劳力,“得”都是心愿的实施,了得了心愿,却难免会失去追求。得到功名利禄的时候,满心喜悦,但同时也失落了沉思与警醒;得到婚姻的时候,爱情的光芒免不了黯淡;得到虚荣的时候,灵魂却在贬值;失去最爱的时候,便是得到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赖的时候,便得到人生必备的磨砺;失去憧憬的时候,便得到现实的选择。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有时你会赢,有时则会输。你应该训练自己掌握游戏的规则,这样你就会尽可能多的在游戏中获胜。两个工程师合作承担了一个研究项目,在项目即将完成时,作了一次试验,结果,出乎意外地失败了,他们从中
发现了一些以前未曾预见的问题。面对挫折,一位工程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完成这项研究项目的能力,而另一位工程师却为此感到欣慰:幸好现在及时发现了问题,这样可以在这个项目投入实际运作时避免许多错误。
毫无疑问,只有抱着积极的心态,才能使你有勇气迎战突如其来的挫折,不被挫折所击垮。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从挫折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继续走上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