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的学费高昂不说,在膳室用膳要交钱,藏书馆看书要交钱,参加考试要交钱,修炼书院心法更需要购买一大堆辅助材料。
要不然,以罗横以前后天五品修为,也不至于每天肝都快累爆了,还是那般一贫如洗。
其中最花钱的,就是新生入学之前的排班。
对于罗横这种人来说,有书读就不错了,排到几班都无所谓。
但对于许多上流社会的人而言,能进入一个排名靠前的班级,除了能得到更好的夫子外,还是一种身份和脸面的象征。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想要排到一班,需要花很多很多钱。按照往年惯例来说,差不多需要五到十两黄金。
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寻常三口之家,省吃俭用的话,一年下来开销不会超过五两白银。在大唐天国,十两黄金就是一百两银子,足够一个平民家庭二十年的开销。
当九娘为人杰报名参加丁丑一班的时候,湘城的富豪们沸腾了。
凡是家里有十三到十五岁的小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上过童生班的,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报名。
尤其是那些有闺女的,更是要不惜一切代价!
多少大人物,是因日久生情最终与同窗双宿双飞的?数都数不清。像田海山和萧如华这对夫妻,就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十年朝夕同处,很容易产生好感。人杰虽对外宣称只读半年书,但谁知道他会不会在这半年时间里喜欢上哪个同学?
就算没有那种意思,也是同学!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学习,或者早就有其他规划,但他们还是执意要把子女送到天道书院。
为什么?
不就是想要提早结交一些靠得住的朋友,还有一些未来可能会成为大人物的人。
于是,这个春节,湘城许多有钱人都围绕人杰这个“香饽饽”,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排班血拼”。
一开始,很多男生的家主都在参与竞争,后来不知道是谁,竟然给今年的丁丑一班起了一个外号:
“赵公子的相亲班”!
结果那些给儿子报名的父母就尴尬了,大家都说:
“赵公子的相亲班,你居然让你儿子去?”
有人想要撑到最后,却被多事的五鬼帮众找上门来:
“我听说有几个男生厚着脸皮来报赵少爷的相亲班,你的儿子就在里面。怎么着?你家还想和赵公子抢对象?”
越是坚持到后面,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越大,最终便形成了现在这般局面。
“赵公子的相亲班”,报名费已经破了天际,炒到有史以来最高价:
黄金三百两!
周夫子在得知自己的班级竟然是这样的情况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即便是院长对他再三叮嘱,再三交代,他从一开始就对人杰没有什么好感。
此时,听到院长出声提醒,周夫子回过神来,让学生们站好,然后带着他们正式进入丁丑一班的学堂。
每个童生班学堂的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
三十张干净的桌子和椅子,一尘不染。桌椅分成三列,每列十张,每张桌子都有两个座位。此刻,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本书籍,一沓白纸,一套笔墨。
四个角落里,都放着一个燃着银霜炭的熏笼,让学生进门后感受到了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