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里。
【解说】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诗中通过与故人在
动乱年代的重逢,抒写了抚今追昔的感伤情怀。开篇两句
写往昔,回忆与李龟年的交际。当时诗人出入于王爷贵族
的府第,聆听著名乐师李龟年的动人歌声,太平盛世的繁华
景象不言自明。末二句写现在,写与友人江南重逢,含意极
为深厚:江南风景虽好,也只能使人黯然神伤。蘅塘退士评
注此诗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
在其中。”全诗虽然无一字点明感慨,而又无一字不是在写
感慨。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①,朔云边月满西山②。
更催飞将追骄虏③,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
①汉关:指唐军驻守的关城。②西山:指今四川省西北部的岷山,
它是唐代西蜀防御吐蕃入侵的屏障。③骄虏:指扰犯内地的吐蕃
军队。
【解说】
严武(726-765),华州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附近)人。
曾两任剑南节度使,以军功封郑国公。他在蜀期间,虽然生
活奢靡,实行苛政,但在抵御吐蕃侵扰,巩固边防方面,却起
过一些积极的作用。杜甫在流落西南期间,曾受到他的照应。
这诗的前两句写西南军城
早秋面临战事的紧张气氛。
我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多选择秋高
马肥的季节
入侵内地,"秋风入汉关",表明这个严重时刻已经到来。”朔
云边月满西山",时令和景物都关合着战事,取材是典型的。
后两句写主将下达命令,让骁勇善战的部下掌握时机,追歼
来犯者,不使一人逃脱。两句诗一气直下,收结得气完神
足,生动地表现出唐军官兵斗志昂扬的风貌,并能从中看出
一个全局在胸、善于用兵的主将的个性特征。
逢入京使①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泪不干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