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胡雪岩传电视剧剧情 > 第8章 倾力相助 时来运转喜完婚(第1页)

第8章 倾力相助 时来运转喜完婚(第1页)

不想这王有龄王疯子在信和钱庄上工的事,没几天就传开了,张阴阳当然也听说了,可是思来想去觉得以钱庄老板张恭元的为人和精明,该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怕是人以讹传讹,于是,就特意跑来非亲自看看不可。

王有龄见张阴阳来钱庄看望自己,也是喜出望外,马上为张阴阳引见了胡雪岩。店里打烊后,胡雪岩做东,三个人来到一个小酒馆,把酒谈天,倒也融洽。此事倒让张阴阳对王有龄更是另眼相看。张阴阳醺醺然回到家中,先对女儿莲花笑说:“我儿,王有龄已得贵人助矣。”然后把王有龄已经由胡雪岩引荐到钱庄做事,以及自己对女儿婚事的想法又说了一遍,自己倒是异常得意和兴奋。莲花没有说什么,一笑了之。

一日,在胡雪岩的着力撺掇下,王有龄请胡雪岩的母亲张氏做媒人,去张家提亲。张阴阳倒也真的信守承诺,应允了这门亲事,王有龄接二连三逢遇喜事,人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逐日恢复了以往的敏逸之态,他告诉张阴阳:“请莲花姑娘耐心等待,待我功业有成之时就是迎娶莲花之日。”

恰逢这年就是苏、杭二州考举应试的年头,朝廷派了学台到杭州开考,王有龄辞了钱庄的事务,专心温习。

考试这日,王有龄意气风发地进了考场。

胡雪岩和张阴阳自是最关注他的人,亲自陪伴到考场,并也急切切地等在外面。天快晌午时,考场考完放场胡雪岩、张阴阳两个人迎上去,却见王有龄在众人散尽之后才垂头丧气地走出来。胡雪岩和张阴阳急忙迎上去,问他考得如何?王有龄看看二人,咬着嘴唇没说话。胡雪岩和张阴阳百般追问,王有龄才道出实情。

王有龄进了考场,得了试题,欣然起笔,洋洋洒洒的文章一挥而就,之后检索一遍,对自己的文章也甚为满意。可待考监催卷之时,他忙乱中竟然将桌上砚台碰翻,砚台里的墨马上在试卷上沁浸开来,催卷之后尚有半炷香的时辰,待他重新抄写,刚刚抄及一半,时辰就到了,考监就将他那写到一半的考卷收了过去。

文章只写一半,哪怕你是曹子建在世,才高八斗;王良重生,妙笔生花,也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胡雪岩和张阴阳对望了一下,有如喝了半桶凉水,心都是寒的。

考场落榜,王有龄信和钱庄也不能去了,他告诉雪岩:“自己不会再度沉迷,他要白天去街头摆摊卖字,晚上再读书温课,待三年后再考。”

雪岩看到王有龄虽然此次受挫,但是雄心尚在,也就赞同了他的打算,有龄果真在街上摆起了字画摊,赚些温饱不成问题,晚上孜孜以求电苦读诗文。几个月后,张阴阳突然接到王有龄托胡雪岩带信过来。信上说:“有龄实在无能,不愿拖累莲花,婚约就不必放在心上,请莲花择良枝再栖!”

张阴阳看信后,也思忖不定,便问女儿莲花的意思。不想这莲花却是个执拗女子,她跟父亲说:“既然定亲,哪有再寻他家之理。如果王公子愿意,今日成婚也可以。”张阴阳也觉得女儿可敬,于是把话传回来。

王有龄听了,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求学,以求封妻荫子,也不枉莲花对自己的一番真情。

话说这王有龄在街上摆了一个写字摊,帮人写写信、拟讼状、打喜帖、题对联,加上字叉写得很俊逸,却也生意不断。

这一天,王有龄依旧在街中摆摊,却见一个人大咧咧地走过来。王有龄说:“这位仁兄,你有什么要求,请吩咐在下。”话还没说完,那个人便打断他的话:“我不是来求你字的,我是杭州李知府的差人。王公子,知府大人有请。”一听是知府大人,王有龄越发不明白,于是决定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知府和另外一个人正坐在后衙客厅中喝茶,见王有龄走进来,李知府便站起身,十分热情地说:“哎呀,世侄,你总算来了,好久没见到你了!快请进。”

看他如此热情,一见面就是“世侄、世侄”的乱叫,王有龄倒像吞了一只苍蝇。李知府对那位中年人说:“陈学台,这位就是王知府的公子王有龄。”

被李知府称作陈学台的人站起身,上前上下打量着王有龄,并且感慨万千地说:“唉,想不到一别十多年,你都长大成人了。”此人的话语满含感情,王有龄一听知道这位一定是先父的故人,便恭敬地问道:“学台大人,您认得有龄吗?”陈学台点点头说:“当然认得,想当初令尊和我一起进京赶考时,你不过才两岁出头,尚在蹒跚学步。当年令尊和我一起中进士后,分派各地,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只有书信来往,他在信中常说你聪明过人,令他自豪,可惜啊!可惜!”陈学台对李知府说:“李大人府衙中事忙,我们也不再打扰,我将有龄带回驿站去,就此告辞。”其实这李知府也巴不得他们早点离开,口里却虚情假意地挽留。王有龄头也不回地跟着陈学台出了知府大门。

来到驿站后,陈学台便跟有龄说起当初与他父亲情同手足的往事,如今故人已去,故人的子嗣也当视同己出。有龄感激陈学台的厚爱,只说现在自己时运不济,但是已经决定三年后再度应试。陈学台不禁细问起有龄为何不早些参加科考,有龄就把这几年的经历,以及上次考试时候只交了半份试卷的经过告诉了陈学台。陈学台听了有龄的讲述,时而欷欺不止,时而摇头叹息,当他听有龄讲到这半份试卷时突然睁大了眼睛:“哎呀!有龄,你那半张卷子我见过!”王有龄也吃了一惊:“学台,您为何见过?”陈学台急切地说:“有龄,我本是江苏学台,这次朝廷安排我到杭州来主考,当时我看了那半张卷子,感叹此文言语通畅,论述精当,字也写得很漂亮,只是不知何故却只写了一半而已,为此我还深以为憾。有龄,这也是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也不必太难过;只是,不知你以后有何打算?”王有龄说:“小侄暂时在街上摆摊,替人写拟讼状,求得温饱,等捱过三年,再行考举。”陈学台看着他赞许地点点头说:“有龄,如果你不嫌弃,不如和我一起到江苏,我替你找份事做,如何?”王有龄一听,不禁心头一喜。他知道陈学台是父亲的老友,跟着他一定会有前途,可是一转念又觉得不妥,自己对莲花已经有诺在先,莲花又如此执著,自己不该就这样一走了之。有龄的犹豫神态都落在陈学台的眼中,他关切地问:“有龄似乎有什么难以割舍的事情?”

王有龄就把自己和莲花的婚约告诉陈学台。陈学台一听,倒是颇感兴趣,他笑着说:“这张阴阳和莲花倒是慧眼识英雄,你可不能辜负人家。不如你现在先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如果现在完婚,我必会替你主持大局,如果莲花愿意等,那到你金榜题名时,我会再送厚礼。”

带着陈伯父的关爱,王有龄一路走回来,他路上颇为慨叹,慨叹世事难定,慨叹苦尽甘来,思想种种起起伏伏。双脚却不由自主地把他带到信和钱庄,胡雪岩正站在柜台旁。见到胡雪岩,王有龄似乎恢复了思维,他二话不说,拉着胡雪岩就走,把旁边的伙计都吓了一跳。

王有龄把胡雪岩拉到茶肆,一杯茶擎在手里,还未待喝上一口,有龄已经把他一天的奇遇转述给了胡雪岩,胡雪岩当下兴奋不已,他由衷地为有龄高兴:“有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跟着学台大人继续苦读诗文,还怕不中状元?莲花对你情深意重,她看上的是你的人品,她也是个吃得了苦的人。再说功名这种东西,不是想来就来,如果你十年未取功名,难道就十年都不娶她?你这一去,不知几年才能回来,你愿意让她独守深闺、青春落寂,天天望眼欲穿吗?”这一番话说得王有龄颇为动容,他说:“雪岩,依你之见……”胡雪岩说:“还犹豫什么,即刻登门择定迎亲日子吧。你上无父母、兄长,自己出面也不唐突”。话说到这里,王有龄倒也真的豁然开朗,他高兴地说:“雪岩,你真是我的好军师,我现在马上就去和张家商量。”

一切都依雪岩所言进行。有龄不日在陈学台的主事下迎娶了莲花。一时间杭州街头巷尾无人不传颂议论此事。这里面最开心的是胡雪岩和张阴阳,胡雪岩为有龄的际遇备感欣慰;张阴阳知道女儿得了好归宿,还有更让他高兴的就是,他的阴阳道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一时间杭州城知道这件事情的百姓几乎都拜他为仙人。

转眼三日已过,一对新人拜别张阴阳,辞别雪岩,随陈学台一路直奔了江苏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