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期待神色之中,吴用将来意说知,几人恍然大悟,不想这睦州之地,还有方腊这号人物。
只是吴用再三强调,方腊装神弄鬼,糊弄穷苦百姓,为自已蓄积力量,将来必定为祸一方,当是邪魔歪道。
他们此来目的,自然是不忍看江南百姓遭殃,许多好汉枉死,因此将此事说得大义凛然,讲得鞭辟入里,再将方腊食菜事魔教义说来,听得厉天闰等人一阵后怕。
若是真被此人裹挟,只怕江南真要遭殃,百姓更加水深火热。
他们当即义愤填膺,纷纷表态愿意一切听从吴用安排,只要将方腊这个毒瘤即将带来的灾难,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此事其实现在说来,多有牵强,毕竟方腊还未举事,未来如何,并无定数,都是一种预测。
当然,这事林冲是十分笃定的告诉吴用的,只吴用虽然相信林冲所言绝不会错,但事情毕竟没有发生,他也只当是猜测,但无论如何,林冲派他前来,此事必定要办得妥帖。
因此吴用十分上心,无数次推演了那种场景,结局都是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吴用自是深信不疑了,再来说服别人,自然事半功倍,寥寥数语,短短几句,就将炼狱一般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不自觉代入其中,当然心惊肉跳,自是惊恐万分。
厉天闰等人佩服林冲有此远见卓识,更能未雨绸缪,只觉十分庆幸。
若是没有吴用前来,这方腊一旦举事,自已不明真相,必定前去投靠。
到了那时,只怕真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想到这里,厉天闰对吴用道:“承蒙军师信任,将此机密说知,小弟在此保证,但有风声走漏,无论是谁,小弟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军师要我等如何作为,只管放心说来,小弟必定全力以赴。”
吴用点头道:“那方腊想要举事,除了纠集信众,团结亲信之外,必定还会四处走动,游说各处好汉上他贼船,哄骗江南英雄助他举事。
贤弟这独松岭,当打响名声,入他耳目,必定前来相邀,许以功名利禄诱惑。
我们要做的,自是发展壮大,多方搜罗好汉,招募兵丁,训练有素,只等他派人来时,就顺势加入其中,到时候自有兄弟们用武之地。”
厉天闰闻言,有些不解道:“如此一来,我等如何把握分寸,控制局势?”
吴用见说,笑道:“此事自有在下从中斡旋,兄弟们只需依计行事,必定万无一失。”
见众人依旧一知半解,吴用细细将计划说来,众人方才明白。
原来他们要做的,就是驱使方腊提前举事,将阵仗闹大,吸引朝廷兵力,将以方腊为首的亡命之徒置身漩涡之中,当先面对朝廷怒火,为梁山扩张地盘争取时机。
一切行动,自有梁山暗中引导,出谋划策。他们依计而行,一面快速为方腊增加兵力,扩大地盘,一面暗中转移即将受到牵连的百姓人口、商品钱粮。
让方腊只能祸害朝廷,诛杀贪官污吏和土豪恶霸。
打下的地盘,也都是虚有其表,费力不讨好。
当然,此事做起来十分困难,若操作不当,必定引火烧身,不能善了。
不过林冲已经给吴用定了计划,出了主意。引导舆论,传播消息,吴用自是拿手,到时候只要按照林冲所说,效果必定比方腊这教义还管用。
吴用在独松岭定下行动计划,韩世忠、厉天闰等人顺势行动起来,凭着武勇,先兵后礼,半月内就将附近山头人马全部聚集在独松岭,一时之间,独松岭声名鹊起,响彻江南。
自是引得无数人慕名来投,争相入伙。
两月之后,山上已聚起二三十个头领、三千余名喽啰。
吴用、韩世忠、杨林三人,都用了化名,在山寨中担任头领,已将名号传开。
见火候差不多了,吴用才进入睦州清溪县,接近方腊。
给他充当护卫的,换成了厉天佑和张韬,杨林随同前去。
韩世忠和厉天闰留在独松岭,主持大局。
这一日,遇得一人投山,却不肯立刻上山来,只让韩世忠和厉天闰下山,要斗过一场,才来理论。
二人听得消息,都是大为奇怪,怎会有这般古怪之人?
但韩世忠在梁山什么人没见过,当即明白这人只怕有所凭仗,但又深处困境,想要投山,又怕所投非人,因此这般作态,必是要求稳妥。
因此,他毫不见怪,拉着厉天闰,来见这个怪人。
二人领了几十个喽啰,快速奔下山来,就见大路之中,立着一个高大雄壮汉子,拄着一杆大刀,昂首挺胸,气势非凡。
厉天闰见了,当即上前道:“好汉何人,既来相投,为何又如此做派,岂不是自相矛盾?”
这人见说,一本正经道:“在下司行方,近日听闻这独松岭甚是热闹,山上两个头领十分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