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处立不得足,换个人生地不熟的所在,又怎么扎根。
再说天下即将大乱,局势不容乐观,只怕李庄主想要做个富贵闲人,已是不能得偿所愿了。”
李应听了,讶然道:“林教头所言,可有依据么?”
林冲笑道:“自然言之有物,据实相告。”
于是,林冲将大宋困局与北方变故一一道来,并分析了一番将来局势,说得有理有据,讲的头头是道,不只是李应和杜兴听了大为震惊,就是杨雄,也被代入其中,深受震撼。
林冲铿锵有力的话音落下,犹如一记重锤,敲得李应心神震荡,久久不平。
还是杜兴没那么大的顾虑,因此当先回过神,提醒李应失态。
李应得了杜兴提醒,自是醒神,对着林冲郑重拜道:“在下往日莫不是坐井观天,管中窥豹,不知天下险恶,只道世道尚可。
今日听教头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更是茅塞顿开,方知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林冲闻言,笑道:“李庄主须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等虽身处江湖之中,许多事情身不由已,但依然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
如今天下将乱,战事将起,我等有识之士,当聚集起来,积蓄力量,做好防备,当那一天来临,便要为这天下百姓,抵抗到底,抛洒热血。
如此,方不枉活了一世,就算是死了,也有颜面去见那列祖列宗。”
李应听到这里,早已浑身热血沸腾,哪里还能无动于衷,当即拜道:“哥哥真乃人生导师,指路明灯,小弟惭愧,往日只想做个自由自在的富家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碌碌无为,虚度光阴。
却没意识到要做些什么来维护国家,护佑百姓,实在称不得好汉,算不上丈夫。
今日蒙哥哥点化,小弟幡然醒悟,愿意追随哥哥,荡平乱世,保家卫国,虽马革裹尸,亦万死不辞,还望哥哥不计较小弟往日龌龊,今日唐突!”
林冲闻言,早已喜得情不自禁,拉着李应好一番寒暄,那激人奋进,忧国忧民的话流水一般说将出来,在场人人叹服,个个敬佩。
李应当即摆酒款待林冲,频频敬酒,只觉人生有了追求,前路有了期盼,因此豪情万丈,只要好好尽尽地主之谊。
林冲留在李应庄上吃了半日酒,说了许多话,只觉酣畅淋漓,十分痛快。
杜兴亲自带领庄客,将李应庄上钱粮、物什、牲畜等全部收拾妥当,装了百余辆大车,眼见可以启程,才来回禀林冲、李应。
众人尽兴起身,赶去梁山泊。
扈家庄这边,扈成也将一应事务处理妥当,带上全部家产,接上家中老幼,也迤逦启程,共同奔赴梁山。
林冲得到消息,自是大喜过望,此番攻打祝家庄,可谓收获颇丰。
此战,他带了山寨三成人马下山,大张旗鼓来攻,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就是山寨几位军师,也曾质疑这祝家庄怎用得着如此用心。
但林冲一意坚持,他们也不好相劝。
如今才明白过来,林冲打祝家庄,虽然用力过猛,但却不是闲来无事的练兵之举,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将独龙岗三庄一网打尽。
一为钱粮,二为人马,三为民心,四为底蕴,五固根本。
三庄人马,愿意上山的都带走,不愿意的,也都释放了。
三庄房屋、土地,也如曾头市那般处理了,再派了一队人马在此主持一应事务,维持庄内秩序,周旋往后可能变故。
至于钱粮,分了三成给此处百姓,其余全部带上山去。
李助、萧嘉穗此刻早已明白林冲心思,因此都佩服不已,暗中责怪自已谋划还是不够大胆,思虑还是不够深远,果然还是哥哥高瞻远瞩,实在让人望尘莫及。
众人浩浩荡荡起行,轰轰烈烈上山,自然是为梁山泊带来质的飞跃、新的活力。
扈成、李应途中就对林冲表态,所有家产全部捐献山寨,以为助力。
林冲只是客套一番,也就收下,让他们好安心做事。
得了这三庄钱粮、牲畜等物,山寨库房充裕,人才济济,好生红火,朝气更盛。
众人上得梁山,于聚义厅中,大摆筵席;在蓼儿洼上,犒赏三军;将领兴奋,痛饮美酒;士卒激荡,狂炫肉食。
这场欢宴,既是庆功,也是为李应等人接风洗尘,自是热闹非凡,当然兴高采烈。
等新上山人员与各处头领都见面通名,互相吃过一碗酒后,对李应等人的任命,也随之颁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