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的涌入,以后补到的鱼只会越来越少。”张叔也愁眉苦展的说道。
东郭村的人主打一个现实,嘴里说着百鬼滩的鱼是吃死人肉长大的,起的比谁都早,生怕鱼被别人抢了。
之前经过沈浪的宣传,县里的酒楼明着不敢收东郭村的鱼,不过却不耽误他们暗戳戳的收。
说白了,这鱼从哪来的,谁知道呢?
而且就算知道鱼是从百鬼滩捕的,也不耽误他们吃。毕竟在这粗糠都吃不饱的年代,饿可比鬼可怕的多。对于村里的光棍,来个女鬼都能给你干怀孕。
“帆哥,这可咋办啊,以后捕不到鱼了。”郭林六神无主的看向沈帆。
张叔说道:“好在我们有鱼钩,又提前打窝,这才捕了两条鱼,好多乡亲一条鱼都没捕到。”
百鬼滩就这么大一点,一下子涌入上百人捕鱼,不光有东郭村的,就连隔壁村子的人都来了。
这些百姓不懂得长远打算,都是穷泽而渔,甚至拇指大小的小鱼都不放过。
按照他们的这种捕法,百鬼滩的鱼很快就绝了。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都几个月吃不上一次肉,看到一条泥鳅都眼睛发亮,一个地漏子都不放过。
“叔,郭林,你们两个先捕鱼,不管多少,能补贴一下家用,我正谋划一个大生意。”沈帆笑着说道。
听着沈帆的话,张叔和郭林脸上都露出一抹好奇:“你要做生意?”
沈帆也不隐瞒二人,点头说道:“我打算开一个织布坊,就在村里。”
张叔听到沈帆要建织布坊,眉头不由的一皱,织布可是低端密集产业,利润低,而且全县的织布产业都垄断在刘家的手里。
沈帆想小打小闹倒还可以,可要是想撼动刘家的产业,无异于蚍蜉撼树。
“沈帆,你听叔一句劝,不要沾这织布产业,东山县的布都被刘家垄断了,整不了钱的。”张叔说道。
织布就是一个低端密集劳动产业,技术门槛很低,关键在与控制成本和垄断渠道。
比如收购葛麻,再纺成线,织成布后的售卖,刘家几乎控制了一整条产业,所以可以把布匹的成本降到最低,普通人根本就挤不进来这一行。
乡里人织布,顶多也就是四里八乡卖一下,挣个三瓜两枣。亦或者自用,想拿到县里售卖是不可能的,除非低价。
既然打算入这一行,沈帆早就打听好了。
“张叔,你放心,我既然有这个打算,就已经做好了市场调查。”沈帆面带自信的说道。
“何谓市场调查?”张叔和郭林一头雾水。
“就是提前了解了。”沈帆通俗的说道。
“葛麻和线的价格不高,主要是工人的成本高,以目前织布机的效率,一匹布需要一个女工织十天,但是工钱就一百五十文。若是绸布,工时更长。”
沈帆指着眼前的织布机,笑着说道:“我这织布机效率是普通的五倍,两天就能织一匹布,工钱只需要三十文。一匹布就省了一百二十文工钱。”
张叔听着沈帆的话,神色不由的一怔,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