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等三无人员,大约会排在最后,才能等到皇帝召见。
没办法,封建王朝的等级秩序,就是如此严苛。
敢不经过通传禀报,擅自闯入者,一律按照谋反大逆处理!
李祺虽不曾涉足官场,但基本规矩还是懂的。。。。。。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正午时分,暖阳高照,在众多期盼的目光下,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携马皇后联袂而来,闪亮登场。
站在奉天殿外的最高处,向百官和皇子们挥手致意,脸上笑容灿烂光辉。
两人身穿锦衣华服,头戴冕旒凤冠,一个威风凛凛,宝相庄严,另一个仪态万方,从容有度。
紧接着,作为盛典的核心人物,朱元璋开始发表感言。
“想当初,我本淮右布衣,因家境寒苦,无奈到皇觉寺做了僧侣,游历西方,行走天下。。。。。”
“时逢暴元无道,民不聊生,咱不得不挺身而出,效仿汉太祖高皇帝,手提三尺之剑,扫清寰宇,拨乱反正!”
“乃幸上苍护佑,天命加身,让咱坐了这君临天下,九五至尊的宝座!”
“而今想来,若能遇到太平时节,五谷丰登,咱倒是更愿意守着凤阳老家,躬耕农亩,安居田园,享受岁月静好。。。。。。”
此话一出,百官内心嘘声不断。
陛下,咱别扯犊子行吗?
您要当真是个乡下农夫,能有机会认识我们,站在这儿接受三拜九叩的大礼?
搞笑了!
说了半天,不就想让我们夸你两句吗?
干啥拐弯抹角的,一点不爽快!
虽然那点心思,早已被看穿,但百官个个都是老而成精的人物,玲珑八面。。。。。。
这种盛大的场合,不会让皇帝下不来台的。
首先,左丞相胡惟庸率先出列,口中滔滔不绝,把朱元璋狠狠夸了一通。
“陛下,您才堪经纬,英明神武!”
“乃是天命所归,举世无双的明君圣主。”
“即使比那汉高祖,唐太宗也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独领风骚。”
“有您在,我等君臣同心,携手并肩,定能将大明治理得风调雨顺,民生安乐,开创恢弘盛世!”
“微臣不才,蒙圣上荣宠,忝居相位,在此为您祝贺寿诞之喜,富有四海,春秋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