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会议,意义重大,让原本散乱的计划,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精细。
基本上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随着散会,所有人都更加有干劲,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杨晨有点疲惫,毕竟才10岁而已,开一次两小时的会议,属实有点扛不住,哪怕是正常人,也不容易,更何况他了。
转身进入屋内,躺下睡了过去。
。。。。。。。。。。
厨房又扩大了,原本就是两间房40多平米的规模,但如今,家务组的人花费了一天时间,延伸出了60平米的跨院。
把一面墙打通,外面的土地平整,然后用木板和泥土夯实。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一内一外,连在一起的大厨房,足有100平米。
虽然外厨房不保暖,甚至偶尔还有冷风吹进。
但它的职能,仅仅只是做大锅饭罢了,自然足够。
到了饭点,大厨老何就会带着10人,一起给所有人做饭,依旧分内外两餐。
外餐是大锅饭,给大家吃的。
而内餐,只为杨晨一个人服务。
对于大锅菜,大厨老何很是敷衍,直接把料配好,看看火候,就不再管了,交给其他人负责,其实,哪怕如此敷衍,他做出的大锅菜,味道也是极好。
相反,老何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内餐上。
带着6个学徒,一起忙碌,其中就有李秀琴。
七个人,只为一个人做菜。
很奢侈,却也正常。
因为其余六个人,并不能帮上大忙,她们更多的,是学习。
老何一点也没有藏私的想法,教的一心一意,倾囊相授。
每一道菜,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历,关键,秘方,窍门,等等,没有丝毫遗漏。
而学习的六人,也都很是专注,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可能,就连杨晨都没想到,征调徭役之后,人会变得更加专注,更加纯粹。
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
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但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出让人震撼的成果。
。。。。。。。
很快,内餐做好了。
足足十二道菜品,都是量很少的,就连熊掌,都只做了四分之一。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如今的食材,并不丰富。
这里说的,是高档食材,要是一次性霍霍完了,少爷吃什么,重点是,做多了也吃不了。
所以,老何早就对家里的食材进行了分类规划。
能做内餐的,被划分为一个档次,其他只能做外餐。
有了这个规划,他就知道自己该如何下手。
一天少爷吃四顿,早餐,午餐,晚餐,和夜餐。
跟白景堂进行了合作沟通,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多吃,等等,都要了解。
最终,才制定了一份菜单。
当李秀琴带着两个女人,把饭菜送上来的时候,杨晨第一次享受到了,一个人吃十二个菜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