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不知道女主角在哪间浴室,情急之下推开了第一间浴室的门,哪知道却看到男主角光着身子对着门站在喷头下冲洗。
男主角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女导演急忙转身,并赶紧把门关上。
“哦,对不起,李萍小姐!”
导演立即喊出了另一位女明星的名字,室内的男主角也灿然一笑。
这位女导演故意以假装看错了人的糊涂做法,既不使男主角感到难堪,更使自己摆脱了尴尬。
幽默感的缺乏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直截了当的就事论事,而实际上,如果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直接向他人道歉或对他人进行反驳,只会使自己更加难堪,适当地装装糊涂,幽默一下,反而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假装糊涂的妙处就在于对真、假、虚、实的灵活运用,有时候尽管自己很清醒,还是装作糊涂来迷惑对方,就能巧妙试探出对方的真正意图。
两个陌生人在别人的介绍下约会。小姐问先生:“你有奔驰吗?”先生摇摇头:“没有。”“你有洋房吗?”“没有。”小姐讪笑道:“那么,看来我们也没有缘分!”
先生无可奈何地起身,自言自语道:“难道非要我把宝马换成奔驰,把二百平米的别墅换成洋房吗?”
这位先生的糊涂装得真是有水平,听完这位先生的“自言自语”,小姐一定会后悔自己有眼无珠,同时也会为自己嫌贫爱富的势利心感到无比羞愧。
故作“痴呆”所表现出的幽默是智慧的产物,因为它往往对一些人所共知的或简单易懂的现象作出荒诞的解释或发挥,将人引向另一个不易想到的荒唐的思路上。
你不妨在适当的时候给你的朋友来点糊涂的幽默,你朋友脸红,你可以建议他少吃点苹果;你朋友脸黑,你就建议他少吃点窝头。你越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凑到一块,就越能显出了你的“痴呆”,你的可笑,你的幽默和你的智慧。
M祷唤巧,大智若愚
偷换角色,就是故意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或者在明确理解对方所指对象之后,另外虚构一个不同于对方原本所指对象的新对象,不过这个虚构出来的新对象,要求用对方的话也能解释得通。然后把这个虚构的对象假想为真实对象,对它说出你幽默的话语,这样就会具有很强的幽默效果。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例如:
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人们都来为一位九十九岁高龄的老人庆祝生日,村长也来为这位老寿星捧场。他很自豪,因为在他的村里出了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寿星。他高兴地向老人道喜:“老伯,我给您拜寿了:希望明年还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
老人故作严肃地打量了村长一番,然后说:“为什么不能呢?你的身体好像还挺结实的嘛!”
这位老寿星就巧妙地运用了偷换角色的幽默,本来村长赞美老寿星的身体好,老寿星却把所指对象由他自己换成村长,从而造成一种幽默效果,可见他虽已将近百岁,幽默之心未泯!
我们除了能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还可以通过联想或想像把角色偷换到第三者身上,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两位老人在一家位于海边的疗养院修养,他们的身体都很虚弱。
一天早晨,一位名叫王刚的服务员陪他们在海滩散步。这时,一只海鸥从高空飞过,拉出的一团鸟屎正好落在其中一位老人光秃秃的头顶上。
王刚见了,忙关切地对老人说:“请待在这儿别动,我回去取手纸。”
就在王刚匆匆奔向他们的住所时,这位老人指着他的背影,对另一位老人说:“这个笨蛋!等他取来手纸,那只海鸥至少已经飞出一公里了。”
这位老人也真够幽默的。明明服务员是拿手纸给他擦头上的鸟屎,他却说成给海鸥擦屁股,把角色从自己转换到“第三者”海鸥身上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偷换角色的幽默故事。偷换角色,把自己表现得好像理解力很差,而实际上是大智若愚。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温和友善的话语来代替抱怨和指责,就可以使你得到比较周到的服务,包括餐馆做的菜不如人意,商店出售的商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不过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你去住旅馆,而旅馆又客满了,你怎么才能让自己得到满意的服务呢?相信下面一段对话会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安德鲁到一家旅馆去投宿,旅馆职员说:“对不起,我们的房间全部客满了。”
安德鲁问:“假如总统来了,你们可有房间给他?”
“当然有!”职员说。
“好。现在总统没来,那么您是否可以把他的房间给我?”
结果是安德鲁得到了房间。
上面故事中,安德鲁虚构了总统这个角色,然后巧妙地把总统这个角色偷换成自己,让旅馆职员完全没有理由拒绝他入住旅馆。可见,偷换角色的幽默技巧不仅能起到营造幽默气氛的作用,它对我们为人处世还有着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利用这种技巧,我们可以对他人进行有力的说服,使别人的态度由否定变为肯定,可以说,它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处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