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则道明,心若澄澈,万法皆通。修心到位,自然而然,身心契合天地,便是无上妙道。”
玄寒星的声音宛如流水潺潺,让下面的灵兽们如沐春风。他们心神一震,仿佛隐约触摸到修心之道的精髓,纷纷沉思领悟。
这些灵兽本来就清净自然,稍有争斗,虽有虎豹鹿兔,但早已经脱离了吃肉饮血,每日餐霞饮露,感悟道法。
这次听了玄寒星的讲道,虽未涉及神通,却对他们形成了共鸣,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听到后他们虽然修为没有得到提升,但内心都很宁静,仿佛什么烦恼都消失了。
玄寒星讲完道就消失了,灵兽们看到话音刚落玄寒星就消失了,连忙左顾右看,可却没能找到玄寒星,一个金丝猴对着玄寒星坐过的石头磕了个头,其他的灵兽也有学有样磕了个头。
等到第二天,同样的时间,灵兽们都早早来到,还是昨天的位置,大家都静静地等待。
时间一到,玄寒星便盘坐在石头,今天讲的是阴阳五行论。玄寒星虽然自已擅长所有的,但他已到太乙中期,眼界非常高,给这些不入散仙的灵兽讲道还不是信手拈来。
玄寒星盘膝而坐,气定神闲,轻轻开口,开始讲述道家基础中的基础——阴阳五行之道。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交替,五行相生相克所生。
阴阳为天地之始,五行为世间之质。”他声音沉稳,带着一股自然的韵律。
“阴阳者,天地之理也。天地生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阴阳之道在于平衡,阴极则生阳,阳极则生阴。
正如昼夜相替,四季交替,循环不息,维系万物平衡。”
玄寒星顿了顿,目光扫视听道的灵兽们,接着讲道:“阴阳看似对立,却相互依存。
阳主生发,阳气升腾如火、如夏天之日;
而阴主凝聚,阴气内敛如水、如寒冬之冰。
阴阳之间若失去平衡,则生病生灾。
若能阴阳调和,则天地宁静,身心康健。
这也是修道之人为何重视平心静气,以平衡体内之阴阳。”
他一边说,一边手中轻划,指点着脚下的土石与周围的灵兽们:“而五行——金、木、水、火、土——便是天地万物的根本结构。
木主生,火主长,土主化,金主收,水主藏。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则相助,如木生火,火生土;
相克则相制,如水克火,火克金。万物在五行的交织中,生生不息。”
然后他详细讲解五行的生克之道:“木属春,蓬勃生机;火属夏,烈日炎炎;
土属长夏,居中厚重;金属秋,肃杀之气;水属冬,寒冷而藏。
正如这山中之木旺,流泉清澈,孕育了诸位灵兽。这便是五行生克的自然之道。”
玄寒星微微一笑,又深入一层:“五行不仅在外在显现,更在于内心修养。
道家讲‘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修炼者若能内外合一,将自身五行调和,则心神安宁、气血调畅。
内心安稳,方可感悟天地自然,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他声音轻缓,但却带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继续道:“阴阳五行不仅是力量,更是道理。
修道者若能遵循阴阳五行之理,便可行天地之道。
动静、寒暑、盛衰皆因阴阳流转,若能参透,便能体悟道法之深妙。”
灵兽们听得入迷,有的缓缓闭目,仿佛感受到体内的气息流动;
有的低头沉思,似乎在体悟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
玄寒星轻轻一笑,不再多言,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去感悟。
这一堂阴阳五行之道,早已深深烙印在众灵兽心中,让他们对天地自然有了新的认识。
后面玄寒星又分别对阴阳五行中的每种理论单独讲了一下。
转眼间,玄寒星在山中讲道已满九十九日。今日便是他最后一次讲道。
百日讲道以来,灵兽们的修为大大提升,不少灵兽甚至即将突破至散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