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斗给玄寒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是自已面对三位真火,是否可以抵抗住。
又或者自已面对九转金身强者,是否有能力存活下来。
深思过后玄寒星感觉自已面对九转金身还有信心,毕竟他还在成长,现在也不是自已的巅峰期。
但是三位真火就有点棘手了,忽然他福至心灵,结合自已的能力构建了一个新的神通‘九寒神风’。
可以释放一种从内至外逐层寒冷的力量,逐步削弱三昧真火的炽热和侵略性。
一共分为九种寒冷,每种都十分强大。
1。心寒:心为火之源,三昧真火源自内心的欲望与贪念。心寒即为心境清净,无欲无求。
道家讲,"无欲则刚",无欲心境之人能保持心静如水,压制任何强烈的欲火或躁动,令三昧真火难以成形。
2。体寒:身体为火之载体,三昧真火借体而生。
体寒即为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体内寒气充盈。
道家有经曰,"阴胜阳",体内的寒气强盛能够抑制过旺的阳气,从而封锁三昧真火的外泄。
3。胃寒:胃为消化火源,消化气与热力相关。
胃寒即为消化系统稳定,寒气能够温和地调节体内的燥热,使其不至于过度蔓延。
道家常提“阴阳调和”,胃寒则能平衡内火与外寒,防止三昧真火的爆发。
4。肝寒:肝气为火源之一,肝火旺盛容易引起体内剧烈的热量。
肝寒即为肝气调和,寒气在肝脏中积蓄,使肝火难以升腾。
道家有“肝藏魂”,寒气能够压制肝火的躁动,防止火气外泄。
5。肾寒:肾为火的根基,肾阴不足易生火,肾寒即为肾阴滋养,能封存肾中的精气,避免火气外放。
道家有“肾为先天之本”,肾寒可以生津养阴,从而使三昧真火的来源得以抑制。
6。脾寒: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旺盛,容易助长身体的湿热。
脾寒即为脾气寒冷,气机通畅,不助湿热,而帮助寒气积聚。
道家强调“脾胃调和”,脾寒有助于身体内的寒气运转,削弱火气之力。
7。肺寒:肺主气,呼吸之间风火相生。肺寒即为肺气清凉,呼吸畅通无阻,能清除体内的火毒。
道家提到“肺藏魄”,寒气通过肺部能够清扫内火,保持身体的纯净,避免三昧真火的侵入。
8。骨寒:骨为“肾藏精”的载体,骨寒则为肾精充盈,气血流畅。
道家讲求“骨骼坚实为福”,而骨寒可以稳固根基,不受三昧真火的侵扰,进一步加强体内寒气的循环。
9。灵寒:灵为神明之所依,灵寒即为精神清明、心神安宁。
道家修炼中有“心灵清静,气血流畅”,灵寒意味着心神不受外界干扰,意志坚定,三昧真火无法影响灵魂的安定。
九寒神风通过层层递进的寒气,从内脏到骨骼,从气血到灵魂,逐步建立一个寒冷的气场,形成强大的寒气屏障,克制三昧真火的炽烈与猛烈。
每一层寒气的凝聚与运转,都遵循道家“阴阳平衡、寒热调和”的理念,既保全了体内的精气神,又有效压制了三昧真火的爆发。
这种寒风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力量,更是玄寒星法则的体现,要是没有两大法则做支撑,也无法使用如此强大的神通。
而且现在只是初步构思,距离大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不过终于有了方向,这样,下次面对敌人的时候也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不会像之前那样,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