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娘子笑呵呵道:“有什么大荤吗?”
老板娘掀开了旁边炉子上炖着的蹄髈道:“今天有这个,炖了一下午已经烂糊了。”
“来两个。”
这种移动摊位也没有固定菜谱,都是有什么菜搭配着卖。
见靠近炉子的地方还有一盆游动的杂鱼,方娘子又道:“给我红烧个杂鱼锅边再贴一圈饼。”
老板娘干脆利落应下,杂鱼也就两斤,老板娘都给收拾了,洗干净后拿去给老板。
老板抓了一把面裹匀了,小火油炸又复炸了一遍,保证小鱼刺都炸酥了,再放入水大火红烧,水开再焖,等水少了一半时在锅边贴了一圈饼,饼熟后连锅一起端上桌。
这顿饭吃得人一脸满足,张氏盯着老板做菜,学到了不少菜。
这小杂鱼以前拿到手也不知道怎么做,只能清理后腌了晒干,没想到还能做成这样的美味。
饭饱后一众人起身,方娘子去结账,张氏发现方娘子是拿着粮票去结账,老板娘笑眯眯收下,甚至还有些惊喜。
她若有所思,什么时候粮票可以动作钱来用了?
第75章
过了正月百货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京城里很少有人不知有这么个货物齐全的铺子。
货物齐全不说,价格也很实惠,比如说扯一身衣服用的棉布,到布行少说要四十文钱,这里就要三十五。
一样两样便宜也就罢了,可所有货物都比外面铺子低那么一些,积年累月省下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有乡下进城的人也爱来百货铺走一遭,不买也没关系,人家不赶人。
还有家里养了鸡鸭的,一问百货铺后门有专门收购的管事,只要送进城人家就收,要是多了,人家还会安排人去乡下收。
谁能想到过来见个世面还能给家里找个营生?
张氏忙活了半日,中午人少了总算是有休息的时间。
他们这些店员本来是包三餐的,每月定时发粮票,铺子后面的院子本来有厨房可以做饭,后来有隐患,便给拆了,如今都推倒重新修,准备跟前面的门面连接起来扩容店铺容量。
吃饭的地方没了,只能拿着粮票去街上吃。
附近的吃食铺子都是愿意收粮票的,因为粮票在百货铺可以当做钱来使用。
有些食铺还很欢迎他们用粮票,泰山商行下面的产业越来越多,粮票能购买的商品也在增加,比如稀缺商品只提供给内部,这时候粮票就能派上用场。
市面上就有一批人专门做收粮票的生意,据说还有人试图仿照过,只是仿制不出那种奇特可以变色的颜料。
张氏出去吃饭是舍不得用粮票,她手中的粮票已经换代过,如今是越发精美,不仅文字可以变色,上面还印着凸纹的白头鹰,眼色犀利看着纸外面的人,这只鹰非常奇特,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那头鹰都好像在看纸外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