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品贞观政要学管理 百川 > 第3章 管理的艺术(第3页)

第3章 管理的艺术(第3页)

◎唐太宗怒斥诬告者。唐太宗对魏徵十分了解,代成功失败的事实,作为借鉴;二是进故而对告密者予以无情的斥责,并将其处死。用贤人,共同制定治理国家的策略;三

41

贞观政要

是排斥、疏远众小人,不听信谗言。我可以坚持下去,始终不改变。”

唐太宗是这样说,这是这样做的,如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李绩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

还有一件事是,魏徵为秘书监时,有人告魏徵谋反,太宗基于对魏徵的了解,对他的忠诚深信不疑,二话不说就把告密者杀了。他的这个做法是坚持一贯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当然,无论做任何工作,我们都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办事。原则性是由事业的方向、目标决定的,失去原则性,就失去了大方向和总目标,即使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也没有意义。灵活性是由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决定的,许多事情人们无法预料,也不可能按人们设计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必须随时调整思路,改变对策,灵活应对,确保原则性要求得以有效贯彻,使大目标得以实现。

能否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现着管理艺术和方法,也体现着管理能力和素养。有些管理者抓工作往往顾此失彼,比如在员工思想教育中强调原则性,就一味强调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对员工的物质需求持回避的态度。牢牢把握员工的奉献精神这一原则性问题是正确的,要理直气壮地讲好这一道理。但是光有原则性是不够的,坚持物质利益原则,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人的精神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种情况下,就要在坚持奉献精神这一原则的同时,注重改善物质条件、满足员工合理需求、帮助克服实际困难。只有在这些方面注意灵活性,强化奉献精神才能有效得到贯彻和落实。

正确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这对矛盾,关键是要有辩证思维,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能“牵住牛鼻子”。再就是熟悉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如果不懂得上级原则性要求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主要应该抓什么,不仅丧失工作的原则性,灵活性也不可能把握得好。另外,还要有做大事的气度,管理者重要的是善于层次管理,自己重点掌握的是方向、目标和做好监督等工作,具体如何使目标得以实现,由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灵活掌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管理者懂得并做到这几点,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问题就会处理得更加得当。

有人说看一个企业的运作是不是流畅,一看行政管理制度,二看财务报销制度。北京有一家生产工艺品的公司,有一项规定,即任何人都不得享有公司车接送机场的待遇,即使是早晨5点出发,晚上2点到达,除非有尊贵客人随行或者有非常笨重而昂贵的随身物品。因为该公司不仅地处偏僻、公交体系匮乏,而且距离市区远达25公里。新来的行政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在车辆允许的前提下,对于不满足上述条件的特殊时段的人给予接送,如半夜1点至凌晨6点的出发或者到达。这样做的问题来了:往返机场的高速路桥费被财务拒绝报销。财务负责人说:一切按照制度办事。同时告戒,如果想变,必须先做出制度、得到相关领导审批和公示后才能生效。

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许多中高层领导表示,以后出差就直接从家里出发,不来公司了,若是从外回来,坚决不坐下午或者夜机,宁愿多住一天酒店也要确保不会半夜到达。这就是教条主义的成本与教训。还有,这家企业还规定,任何人不得报销的士车票,但可以派车从市郊或者附近城市。就拿去河北说吧,假设一个人出去办事,派一个车的成本是过路过桥来回130元,烧油在150元,司机工资和汽车磨损在350元,加起来是630元,若是让员工坐火车去,来回车票140元,在市内坐公交和打车至多100元,总和不过240元。孰多孰少一目了然,但因为不能报销的士票,公司宁愿派车跟随,员工就养成了不派车不出门的习惯,这也是教条的成本和浪费。再仔细想一想,除了教条,还隐藏了一个对原则的破坏:派车究竟谁说了算?谁最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财务是不是管得过宽而忽视了其管理本质?财务是不是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剥夺别的部门的职能?值得深思!还好,经过一年左右的辩论和申讨,相关制度做出了适当调整,企业开始彰显人性的光辉,效率高了,员工也真正能够以企业为家了。

所以说,凡事都绝对依靠原则性和制度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除了人们被压抑和扭曲外,就是产生消极怠工、流程漫长、效率低下。在工作中,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既要注意原则性,也要注意效率,不要把原则性教条化,更不要死扣着原则性而降低了效率。

贞观政要

批评的艺术

征曰:“此据常人,不在圣哲。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难,三年成功,犹谓其晚。”——《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难免要批评人,受批评的人难免会心里不舒服,但懂得批评艺术的人却能让人轻松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而传统中国最为著名的批评家无疑是魏徵了,他可以说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精神导师。他对唐太宗的批评往往都能让唐太宗接受。如,唐初有一次关于唐太宗的治国路线展开大讨论,以封德懿为代表打天下的关陇集团坚持民众之心经过南北朝和隋朝乱世早已变坏,人心黑暗、道德沦丧,非用威猛的严刑峻法和霸道治国。魏徵一人力挽狂澜,坚持用儒家的王道治国,最后唐太宗同意了他的意见。

唐太宗说:“现在,国家处于大乱之后,短时间内不可能使风俗淳朴。天下太平。贤明的人治理国家也要待百年之久,才能使残暴者不为恶:废除刑杀。大乱之后。就企求达到天下太平,怎么可以在短时闻内就希望得到啊?”魏徵说:“这是按平常人说的,不包括圣贤。如果是英明的君主施行教化,上下协力同心,百姓就会像回声那样迅速地响应,虽然不想求快也会很快地取得成功。一年就能见到成效,看来并非难事,要是说三年才取得成功,还可以说是太晚了。”

魏徵的批评是建立在肯定的基础上,他肯定唐太宗的圣明,肯定儒家的民本文化,他肯定民众的善良之本和可教化之材,对民众充满了信心和仁爱。可见,懂得一定的批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前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就是一个懂得批评技巧的人。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可是这个秘书虽长得好看,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

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善意的批评犹如剃须时涂抹的肥皂水,有利于缓

解不适之感。

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本人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的?”柯立芝笑着告诉他:“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痛。”这就是“肥皂水效应”。

为什么剃须之前应该先打上“肥皂水”?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剃须所带来的“伤人”风险,而且会减轻剃须者的疼痛感。组织机构的管理亦是这样,如果在批评下属之前,管理者能够给下属也顺手“涂抹”上一些“肥皂水”,不仅能降低其对于批评的“反感”,而且会使得他们将这种善意的批评作为向上的动力,及时改正错误并更加忠实于团队。

对下属进行有效的批评是管理者的一项日常管理职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再优秀的员工,也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关键在于领导怎样看待和处理下属的失误。所以管理者在对下属进行批评时一定要具体。

批评不但要具体,更要是善意的,如果管理者的批评不是善意的,批评只能成为制造下属与管理者冲突的导火索。由于管理者可能长期对某位下属的工作不满,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位下属产生个人看法,如果这种个人的成见在批评时暴露出来,会让下

45

贞观政要

属怀疑管理者批评的动机。批评本身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管理者应该注意自己在批评时的态度,即便有些个人成见,也始终保持友善的气氛。

当然,在批评之前,管理者最好能够对事件的过程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调查。为了防止万一,在批评下属之前,应该让下属仔细地再将事情的经过复述一边,并让他谈谈个人的看法。有时,你会通过下属的谈话发现一些你可能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不应该急于对下属进行批评。

另外,当事件涉及到几位下属的时候。管理者应注意对相关的下属都要进行相应的批评,而不是仅仅只批评其中的一个。如果批评有失公平,会引起被批评下属的强烈不满,甚至会产生对管理者的不信任。

还有,在每次批评时,要仅对一件事进行批评。如果管理者连珠炮式的批评,会加大下属的对抗情绪,可能会使事情恶化。

我们常说:“打一巴掌,就要给一个甜枣。”尽管“这个巴掌”不能随便打,但为了今后管理工作必须要“打下去”,那么“下手”之前给与不给“甜枣”效果肯定不同。在对下属的错误进行批评之前,及时抹上“肥皂水”,适当地给予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简单的说一句“你的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这点小问题对你来说肯定不在话下”、“我想你今后会做得更好”等等,都会被受批评者喜闻乐见,给机构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成效。

每位员工都希望得到上司的肯定或者赞美,这对他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作为管理者,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在不得不批评人时用上,也要注意技巧,批评的技巧有以下这些:

1。“赞美式的批评”,这样能让员工更容易接受。有关调查显示:“赞美式批评”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用赞美包装的批评既能够让员工平静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打击员工的激情,恰恰相反,他们会更加忠实于所在的组织机构。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毕竟“苦药”让人望而却步。如果在苦药的外面抹上一层糖衣,病人就会在“糖衣”的可口下,非常开心地把药服用下去,既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又增加了患者对“给药人”的信任。所以,运用“赞美式批评”,对团队管理大有裨益,管理者何乐而不为呢?

2。开脱式批评,当管理者要批评员工时,你可以这样说:“在这项工作中,你出现了一些错误,但这也不能全怪你,一方面我们在安排工作时有些失误,另一方面你对这项业务不太熟悉(你刚来不久,你经验不足)。下次,我们共同注意这些问题。相信会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工作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