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二月初春,花园里阳光明媚,春光融融。
八角亭里,一袭锦衣金钗的徐姨娘正笑着和她对座的一位年轻男子寒暄。
那男子头戴着文人布巾,身着青色长衫,腰系丝绦,身形虽不算健壮,但个子还算高,整个人文质彬彬,很是斯文。
正是徐姨娘远房表姑的次孙,按照亲戚远近,她该喊一声侄子的,也是此次进京赶考的开封考生,秀才林秉均。
"秉均啊,这次科考如何?”
徐姨娘笑着说道,“想必以你的才学,定能高中。”
林秉均谦逊地笑了笑,“姑姑过奖了。这次考试题目颇为刁钻,小侄只求尽力而为,不敢奢望太多。”
"哎呀,你这孩子太谦虚了。”
徐姨娘笑着摇头,“我看你文采斐然,定能夺得名次。”
林秉均微微一笑:“那就借姑姑吉言了。”
徐姨娘颔首,端着茶杯浅啜了一口,又慢悠悠放下,上下打量了林秉均一番:“我记得上回见你,还是我没出阁前,那时你还是个大胖小子,躲在你爹娘身后喊着要吃糖。没想到这一晃眼,当年那个小娃娃,也长成了这么个俊小伙子。”
听得姨娘这话,林秉均赧然一笑,垂下眼:“姑姑说笑了。”
徐姨娘道:“你此番进京,我也收到你家中母亲的来信,她托我多多照拂你,还说若是有余力,托我给你寻一门亲事。”
说到这,徐姨娘脸上笑意愈深,“你如今也二十有三,是该讨个媳妇儿了。”
林秉均对此有些难为情,垂着眼,轻咳一声:“不敢麻烦姑姑……”
“不麻烦,不麻烦。”
徐姨娘笑吟吟道:“可巧了不是,我这儿正好有个极好的人选,那小娘子长得可是一等一的标致,那模样……啧啧啧,不是我说,真真是天仙儿下凡一般,便是送进宫里当娘娘都绰绰有余。”
见林秉均抬起头,似是有些兴趣,徐姨娘当即将沈青梨的情况说了一遍,又狠狠夸了她的容色与乖巧。
当然,优点说完了,也不忘适当说下缺点。
“就是命苦了些,年纪轻轻,爹妈没了,唯一的哥哥也投了军,一去便没了消息……”
徐姨娘叹道:“小姑娘一个在家乡孤苦无依的,又生得美貌,实在吃了不少苦,这才变卖了家产,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投亲。不过你也别嫌弃她孤苦,便是再孤苦,也有个亲姨母和亲表弟在国公府里……”
话还没说完,一个丫鬟匆匆跑来,在徐姨娘耳边低语了几句。
徐姨娘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哦?柳姨娘他们来了?”
她抬头看去,只见春日的暖阳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国公府的庭院里。
微风轻拂,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与草香,温柔地撩动着万物,枝头的花朵也在风中摇曳生姿。
就在这一片融融春光之中,两道婀娜多姿的身影缓缓映入眼帘。
走在前头的美妇人一袭暗紫色的锦缎长裙,裙摆上用金丝线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每一朵牡丹都栩栩如生。
她梳着飞云髻,发髻上插着一支金镶玉的凤凰簪,凤凰的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衬得整个人也富贵而端庄。
正是盛装打扮过的柳姨娘。
而在柳姨娘身侧的,则是一袭清雅温婉的碧色衣裙的沈青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