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民国写作素材大全 > 第3章 宣宗朱瞻基上(第1页)

第3章 宣宗朱瞻基上(第1页)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3月16日),在经过朱棣,朱高炽两位皇帝培养后,文治武功方面都达到完美成度。

。。。

登基前:

在仁宗离世前,一直有意迁都回南京。

【-史料记载:《明实录·仁宗昭皇帝实录》记载,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行在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督军民船匠,于淮安、卫河、通州、天津、龙江等处,造船运粮,以备明年迁都之用”。】

所以当时仁宗派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提前做迁都准备,让朱瞻基了解南京当地情况,考察中央机构运作等,毕竟朱棣迁都时在南京还保留了一套体系。

只是,还未等迁都过程完善,正处于南京的朱瞻基便收到了父亲仁宗病重的消息(五月)。

于是朱瞻基急忙启程赶往北京,在抵达良乡(今北京房山区良乡镇)时,收到父亲仁宗去世的消息后,六月二十七日继位,次年改年宣德。

————

继位后:

新朝换旧臣,帝位交替,朝中群臣此时正处于人心惶惶,为稳定局势,朱瞻基迅速采取行动,对朝廷官员进行安抚。

他强调会继续重用先帝旧臣,让他们各司其职,稳定朝廷的行政秩序。

同时,朱瞻基还通过诏书等形式,向天下百姓宣告新帝登基,表达自己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决心,以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

这些并不算什么大事,朱瞻基明白,最需要防范的潜在威胁便只有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一直觊觎皇位,在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对他这个大侄子肯定不服,内心定然蠢蠢欲动,毕竟他爷爷的皇位算是开创先例。

但古时讲究事情过多,他也不可能冒天下大不违,直接处理他的二叔。

于是朱瞻基便对他的这个二叔采取独特的政策,表面上采取怀柔政策,暗中警惕。

-经济限制:朱高煦就藩乐安州后,朱瞻基对其经济来源进行严格管控。

乐安州当地的税收,很大一部分直接上缴中央,减少朱高煦可支配的财政收入。

这使他难以大规模招兵买马,组建私人武装力量。

例如,原本乐安州每年税收可用于地方建设及藩王开支的有十万两白银,经调整后,朱高煦实际能支配的不足两万两,极大限制了他在经济上的扩张能力。

。。。

-军事监控:朱瞻基在乐安州周边部署大量忠于朝廷的军队。

这些军队不仅负责边境防御,还承担对朱高煦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的任务。

同时,朝廷定期对这些军队进行调动和换防,防止他们与朱高煦势力相互勾结。

例如,在乐安州北部边境常驻有一支万人规模的精锐部队,该部队将领由朝廷直接任命,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将领轮换和部队换防,确保对朱高煦军事监控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

-限制活动范围:朱瞻基明确下令,严格限制朱高煦离开乐安州的活动范围。

朱高煦若因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乐安州,必须事先向朝廷提出申请,详细说明出行的原因、目的地、行程安排以及随行人员等信息。

只有在获得朝廷批准后,朱高煦才能按照申请的内容出行。

例如,一次朱高煦声称要前往京城参加某位皇室宗亲的葬礼,向朝廷提交出行申请。

朝廷在接到申请后,对其出行目的、行程安排等进行详细审查,并派遣专人对葬礼相关事宜进行核实。

最终,朝廷以葬礼规模较小、无需藩王亲自参加为由,驳回了朱高煦的出行申请,有效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降低其与外界势力勾结的风险。

。。。

-削弱政治影响力:朱瞻基对朱高煦在朝廷中的政治势力进行大规模清洗和削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