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明朝作文 > 第2章 万历朝主要官员(第1页)

第2章 万历朝主要官员(第1页)

万历朝主要文官有张居正、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等: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推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在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财政上主张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方,任用凌云翼、殷正茂等人平定西南叛乱,使明朝出现短暂的中兴景象。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等职,后担任首辅。他坚持调和折衷原则,使明朝的经济和民生得以休养,将明朝从对张居正的争论中拉了出来,避免了更多的人事动荡。在立储问题上,周旋于皇帝和大臣之间,采用“首鼠两端”的策略,后因群臣激愤,上疏辞官。

-王家屏: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大同府山阴人。万历十二年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后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万历十九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后为促使万历皇帝早立储君,以辞职回乡来感化万历帝,乡居十年,再没有被起用。

-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进士及第,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万历十二年,擢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五年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拜首辅。在河南水灾时,统筹官民力量赈济饥民,并惩戒贪官污吏;倭寇侵略朝鲜时,力主对倭作战,明朝在其运筹之下取得抗倭援朝的胜利。

-邹元标:万历五年进士,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廷杖八十,谪戍贵州都匀卫。张居正死后被召回,任吏科给事中,后累迁至左都御史。他是东林党代表人物,主张改革弊政,直言敢谏,对当时的政治风气产生了一定影响。

-李三才:万历二年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历官至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他在任上积极推行改革,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减轻百姓负担,与东林党人交往密切,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遭阉党排挤,被迫辞官。

——

万历朝主要武将有李如松、麻贵、刘綎等:

-李如松:李成梁长子,辽宁人。指挥参与宁夏之役,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身份率军平息鞑靼人哱拜叛乱。在第一次朝鲜之役中,作为主帅带领明军击退日军,作战风格“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后在与蒙古作战时,亲领三千铁骑捣对方老巢,遭数万大军埋伏壮烈殉国。

-麻贵:山西人,出身将门,大同参将麻禄之子。参与宁夏之役,全歼叛军主力,荡平叛乱。在第一、第二次朝鲜之役中,担任备倭总兵官加提督衔,统一节制在朝各路明军,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兵四路对日军发起反攻,重创日军。后镇守辽东,多次击败蒙古袭扰。

-刘綎:江西南昌人,将门之后,号称“晚明第一猛将”“刘大刀”。早年随父征讨西南九丝蛮,十五岁时便生擒首领。后以游击将军身份率军支援云南,大破缅军,招抚各土司。参与第一、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和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在萨尔浒之战中,因杨镐指挥不当,所部东路军深入敌境后遭后金埋伏,全军覆没。

-戚继光:登州人,祖籍山东东平。嘉靖年间就已崭露头角,在张居正推荐下,负责登州等地沿海抗倭事宜,后前往江浙,组建戚家军,平定东南沿海倭寇。万历年间,在北方参与抵御鞑靼的战斗,保卫了明朝北方边疆。

-李成梁:辽东铁岭人。四十岁初为险山参将,后凭借战功晋升为副总兵官,协助驻守辽阳。在辽东,多次击退蒙古、女真和鞑靼的进犯,修缮宽甸六堡军事工程,稳定了辽东局势。

——

万历朝的主要宦官:

冯保

-经历:嘉靖时即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时提督东厂。万历皇帝登基后,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陪伴万历读书。

-事迹:与首辅张居正关系密切,内外协作,对“万历新政”的推行起到重要作用。他还主持刻印了《启蒙集》《四书》《书经》等书籍。

-结局:万历十一年,被张鲸等人设计,先令其在私宅闲住,后贬谪至南京孝陵,其家产被没收,弟弟、侄子等被下狱,最终谪死于江南。

张鲸

-经历:司礼监秉笔太监,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做太子时的随侍宦官。

-事迹:与冯保分属不同“派系”,乘内外对冯保的忌恨,以及朱翊钧对冯保的不满,偷偷为朱翊钧谋划计策,成功将冯保扳倒。

-结局:后因权势渐大,引起一些官员不满,最终被万历皇帝疏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矩

-经历:万历年间任司礼监典簿,后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东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