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耳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每样都很好的选择,真是一件费神伤神的事。
顿了半晌,他再度问道:“太子,若这件事由你来做,你会如何做?”
“儿臣不知道此次匪患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形,不敢贸然定策。”李修文回道。
只知道太行山爆发了匪患,啸聚了数万之众。
却连有几股山匪,实力如何,头领都是些什么人都没有弄清楚,他哪里知道该怎么做?纸上谈兵,也不是这么谈的。
李重耳看了一眼侍立在一侧的罗秉公。
罗秉公会意,躬身上前,从案上拿了一封奏折,送到了李修文的手中。
李修文打开看了看,眉头微皱。
这看起来貌似不仅仅是匪患那么简单。
在这道加了无数印章的奏折上,很清楚的写明了一句话:自徐氏罢官归乡之后,太行山匪患渐起,后遂成风云之势。
先前的刺杀一案中,梁王一系中颇为重要的太行山徐氏,三名官员被罢官,一人因与望江楼牵扯过深被下狱。
四名当朝大员的折损,让徐氏从一个累世公卿的大豪门瞬间沦为了寻常世家。虽然在地方上他们依旧是霸主一般的存在,但在朝中,却已退出了一流世家行列。
这道奏折以非常武断的说法,直接将太行山匪患归咎到了徐氏的头上。
不管这到底是不是事实,李修文对这道奏折的真实性目前还是存了一些怀疑的态度。
“太子,看完这个,你还坚持自己的做法吗?”李重耳问道。
李修文合起奏折,稍作沉吟后说道:“回禀父皇,太行山匪患虽然背后的原因有些复杂,但打仗便是打仗,背后的原因这是其他人该调查的事。”
“若让儿臣来处理此事,儿臣的目标依旧是太行山山匪,不是什么徐家,张家。以雷霆之势灭除匪患,扬我国威,而后再去调查真相,事后清算,儿臣以为这才是朝廷应该做的!”
李重耳颔首,“如此,这件事便由你来处置。”
“太子接旨,命你行云麾将军事,督河北道诸司府,剿灭匪患。”
李修文惊讶接旨,叩谢皇恩。
皇帝居然给他兵权了。
这事着实,有那么一丢丢的罕见。
随即,他有些茫然的问道:“陛下,儿臣该领哪一路兵马前去?”
就给了一个云麾将军的官,这下面可是没有配套的兵马的。
“你不是练了三支卫率吗?领你自己的兵去!”李重耳淡漠说道。
“粮草诸事,由兵部、户部拨付,你稍后自去商议。兵,朕还给你了,但这仗要是打不赢,朕扒了你的皮!”
李修文刚刚还想狠狠感谢一番来着,听到皇帝后面那句话,顿时作罢。
果然是悍匪一般的皇帝爹。
这话说的,还是那么一点道理都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