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一样?
怎么他这个当皇帝的都不知道?
太子也是好奇。
他的人也关注着此次武举,然而截止目前,他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说是今年的武举有何变动。
叶霜批完奏折后,去找四皇子玩儿了。
全然不知道,御书房里,大夏两位最尊贵的人,都因为她那句话而吩咐人去紧盯着此次武举了。
直到考官看到报考此次武举的名单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随即就是满满的疑惑。
为什么他好像看见几个贵族子弟的名字了?
是错觉还是他眼花了?
考官擦了擦眼睛,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很好。
不是他眼花了。
考官冷静下来,看到自已好友的儿子也在报考名单上时,最终决定上门拜访一趟,询问对方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友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转而问道:“去年就听陛下说要出海,如今似乎是一切准备妥当,江指挥使可是也要出发了?”
考官满肚子困惑地点头。
好友说:“江指挥使此去,没个三年五载回不来,甚至说久一点,或许要费上个七八年甚至是数十年之久。”
“以陛下的性子,若非是笃定海外有宝物,定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故而,此行若是平安归来,那就是大功一件!”
“陛下为确保江指挥使的安全,还派了禁军随行左右。”
“我们的手还不敢伸到禁军里头,所以若是想要自家孩子随行,也唯有走武举这条路。”
考官懂了。
这是想要那些贵族子弟跟在江指挥使的后头捡功劳呢!
考官嘴角抽了抽。
“若真是美事一桩,又怎么轮得到你们?”没看见皇室还有那么多成员呢!
好友反驳:“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再说了,我们也知道此行艰苦,而非是过家家的玩闹,所以要派出去的都是不需要继承家业,又有真材实料的后代。”
考官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你们还真是……思虑周全啊。”
好友谦虚道:“哪里哪里。”
“……”
元祐帝的御案也呈上今年的报考名单了。
他对那些贵族后裔的名字还是有几分熟悉的,故而一眼就认出来,上面的许多人,本来不该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大太监小心翼翼地唤道:“陛下……?”
元祐帝抬手打断他的话。
大太监霎时噤声。
元祐帝大致地浏览过后,心平气和地放下这份名单。
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