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使用手枪,口径较小,比较安全。
机舱空间相对封闭且狭窄,内部布局紧凑,座椅、过道等设施限制了特战队员的行动空间与视野。
客舱内一排排座椅紧密排列,形成众多狭窄通道,导致行动不便,难以快速灵活移动。
同时,飞机结构复杂,存在诸多死角与隐蔽区域。
恐怖分子可能藏身其中,增加了搜索难度与遭遇突袭风险。
经过情报收集,大家得知恐怖分子集中在飞机中部,所以制定分布突袭的战术。
刘健,徐文,石经和郭飞从机尾突袭。
叶然,周逸,云辰,易扬从机头进入。
队员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刘健在机舱外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兄弟们,难度不高,必须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营救人质!记住,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开始行动!”
负责突破机头和机尾的队员已经做好准备了。
石经和周逸使用轻便破拆工具。
用于快速打开机舱门或其他封闭空间。
声音不大,并且不会对飞机内部造成损失。
“三,两,幺,突入!”
“啪”的一声,机舱就破了一个窟窿。
当舱门打开瞬间,队员们呈梯队状紧密排列。
叶然以低姿迅速冲入机舱,身体前倾,双手持枪,枪口指向舱内威胁方向。
同时大声呼喊“行动!”,为后续队员提供行动信号。
队员们在同一时刻,迅速鱼贯而入。
三颗闪光弹瞬间就被扔进了机舱内。
队员们使用的是非致命武器。
用于在不造成严重伤亡前提下控制局面。
突入瞬间,队员们紧密配合,利用闪光弹干扰恐怖分子视线与听力,抢占有利位置。
特战队员迅速按照预定战术展开清场行动。
以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对机舱各区域进行搜索。
队员们以不同姿态和角度进入机舱。
云辰利用舱门框架作为掩护,观察并警戒一侧区域。
易扬则快速通过舱门,在机舱内寻找临时掩体,如座椅靠背。
然后迅速转换为战斗姿势,与先进入的队员形成交叉火力,对舱内进行初步控制。
通过手势、简短口令保持沟通。
“砰,砰”
“机头击毙两人!”易扬举着手枪,身体保持低姿态,背部微弓,脚步轻盈且迅速继续前进。
叶然回答道“收到!”
发现恐怖分子后,精准射击或使用非致命手段制服,同时还要留意是否有隐藏炸弹等危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