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眼站在前端,留着山羊小胡子,瘦精瘦精,双眼炯炯有神的元大人。
众人赶紧出来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最后满朝文武,就连诚王爷和肃王爷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都出来附议了。
不说冷子翀震惊,就连一早和穆楚寒商量好了的左相都不觉震惊。
毕竟穆老九的名声摆在那儿,他还以为自己要多费好大一番功夫才能说动朝臣呢!
没想到这般老东西今日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一个个都跳了出来附议。
撇开别的不说,穆楚寒的能力,冷子翀的放心的。
看着底下这帮跑出来附议的臣子,冷子翀不得不多想一些。
穆老九这两三年间几乎把这帮人都得罪了遍,这帮人应该是恨死了他才是,为何还要给他机会让他得军功?
“元大人,你如何看?”冷子翀看向一言不发的元大人。
元大人抖了抖山羊胡子,出列。
“皇上,行兵打仗的事儿臣不懂。”
“臣身为监军,无论谁做这领兵,臣只管做好自己的监军之职,确保整个军队无一人乱职。”
元大人的话一出,武将们心中后怕连连,这个老东西,一点儿不会变通。
看吧,看吧!
他一开始就是冲着逮人的小辫子去的!
还是把穆楚寒推出去吧,可千万不能让自己落到元大人手中。
如此,武将们提高了声音,又喊了一声附议。
面对满朝文武的附议,冷子翀眉心跳了跳,还是不敢轻易答应,最后说了一句,此事容后在议,便急冲冲退了朝。
没得到皇帝的明确答复,一帮子武将急得不得了。
须臾听到消息说传穆楚寒进宫面圣。
大家也都不急着离开了,一帮子很有可能被提名出征西北的武将挤在皇宫甬道中,等着消息。
左相第一时间把早朝的情况传给了穆楚寒。
穆楚寒收到信鸽,看了左相的信,皇宫的传旨的内侍监就到了。
事情似乎比他预计的还要顺利。
冷子翀在养心殿留了心腹,詹大人。
“爱卿说说,今儿倒是怎么了,怎么大家都举荐起穆九来了?”
詹大人一向老谋深算,又颇能洞察人心,想了想,便说:
“皇上,武将那边,怕是把这趟出征看成了烫手的山芋,无论推选谁出征,他们都会附议的。”
冷子翀点头。
詹大人顿了顿,继续说:“至于文臣这边。皇上,微臣觉得左相大人他们似乎是不怀好意。”
“怎么说?”
“皇上细想,不管怎么说穆九与好几家结得都是生死之仇,这趟差事如此不讨好,边疆鞭长莫及,战场变幻莫测,若臣没猜错,怕是有人想趁着这个机会想要了穆九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