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后,她的思绪却被拉回到消息的内容上。闺蜜居然要进藏?她自然知道,进藏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高海拔的环境、稀薄的氧气,以及随之而来的高原反应风险,都对身体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尽管李璐平时锻炼多,体质不错,但身体的健康并不能完全决定她能否顺利适应高原环境。
下午三点半,李璐如约而至。她穿着一身利落的白衬衫和修身长裤,手里拎着一袋新鲜的水果,脚步轻快地走进陆淼淼的房间。她脸上带着一贯的笑容,但眼神中似乎透着一丝无奈。
“淼淼,好久不见。”李璐一进门就将一行李箱的水果、鲜奶和健康零食拿了出来,放进收纳柜里。整理完毕后,她随手拉开椅子坐下。
“你消息里说的进藏,是临时决定的吗?”陆淼淼一边捡了几个水果拿去洗,一边问道。
李璐点点头:“是的,上面临时调度,要派我去协助西藏那边的同事调研文旅数据。具体时间大概是十月左右,估计要待上几周甚至更久。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事来得确实来得有些突然。”
陆淼淼将洗净的水果端到桌上,抬起头看着李璐:“你以前去过高原吗?”
李璐摇了摇头,眉头微蹙:“没有。说实话,听说那边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到70%,有点心虚。我平时身体还算不错,锻炼也不少,但总觉得这次去藏区,可能会有些吃不消。”
陆淼淼闻言,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建议。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语气认真地说道:“既然是第一次进藏,那你更要提前做好身体评估和适应训练。不然高原反应一来,不仅会影响工作,还可能危及健康。”
李璐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还能提前评估?高原反应这东西不就是看身体情况,去了才知道吗?”
“当然不是,”陆淼淼摇了摇头,声音中多了一分笃定,“小汤山医院就有一个高原旅游健康门诊,专门为像你这样初次进藏的人群提供检查和训练。这里能模拟不同海拔的低氧环境,做低氧适应评估,了解你的耐低氧能力,甚至还能帮你评估适合你的极限海拔高度。”
李璐听得一愣,眼中露出几分好奇:“还能模拟海拔环境?具体怎么做?”
“我网上查了些资料,据说是这样的……”陆淼淼放缓语速,耐心解释,“他们通过一整套专业的低氧模拟仪器,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测试你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身体反应。比如,从2,500米到4,500米的低氧环境,仪器会实时监测你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脑供血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判断你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李璐挑了挑眉,饶有兴趣地问:“那如果我的适应能力不行呢?”
陆淼淼笑了笑:“如果不行,也有办法可以提前训练,比如远隔缺血适应训练。这种方法完全无创,通过一种专门的仪器给你的手臂短暂施加缺氧刺激,激发身体产生内源性的保护物质。这些物质能帮助身体提前适应缺氧环境,对心脏、肺部、脑部都有保护作用。”
李璐听得若有所思,低头轻轻叩了叩桌面:“听起来太专业了,看来我真得去试试了。”
“当然要去,”陆淼淼认真地看着她,语气里透着几分关心,“高原反应的危险性可不能忽视。有些人一到高原就头痛、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这些症状很难预测,但通过提前的检查和训练,至少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李璐抬起头,眼神里多了一分感激:“淼淼,真亏你提醒我。我还以为只要锻炼好身体就够了,没想到高原环境的挑战这么复杂。”
“西藏那地方美是美,但环境的确特殊,”陆淼淼微微一笑,语气轻松了些,“你提前做了评估和训练,到了高原至少能从容应对,不会让身体拖后腿。”
李璐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明朗:“好,那我现在就去网上挂号,争取明天就去门诊看看。既然要进藏,还是得万事俱备,不能光凭自己逞强。”
“对,就是这个道理。”陆淼淼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李璐哈哈一笑,轻拍了拍陆淼淼的肩膀:“好啊,看来今天来找你真是找对了!有你这个‘健康顾问’,我心里一下踏实多了。”
屋内的氛围轻松下来,李璐的顾虑也仿佛散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