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车把式下车扣门的空档,他飞身躲到了一旁的大菩提树上。
站在树梢之间,他举目望去,只见那万福寺,金碧辉煌,珠光宝气。
朱墙黄瓦之间,无不透露着富贵奢华的气息。那寺庙之大,气势之弘,便是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这些古刹,只怕也多有不及。
正是那:
左边金盘送祥瑞,
右边水泄走中堂。
前展华庭鹤宇间,
后枕荆山翠玉间。
如此精巧的建筑布局,真可谓是藏风得水,五行不缺。风水布局,已被用到了极致。
此地原来,并非是这番地貌。看来重建之人,费了不少力气,改变了此地的风水格局。
再看那寺庙的周围,被一片红色的竹林紧紧围绕。
寻常竹子皆为翠绿之色,唯独这千寿山上的竹子通体呈红色,宛如香山的红叶一般。
每每红竹盛开的时节,看那漫山红透,层林尽染。
再逢那江南的雨季,庙宇在朦朦胧胧的雾气之间若隐若现。
一抹阳光照射之下,那红墙金瓦熠熠生辉,伴上那寺庙周围时时不停地诵经之声,和钟鸣之声,一起组合成一幅,人间仙境,世间佛国的壮美景色。
龙墨轩隐匿在寺外的树梢之上,耳听那梵音阵阵,钟声袅袅。一时间也不免心旷神怡,烦恼全无。
他正看得出神,忽见那厚重的大门从里面打开了。可他定睛看去,面前的景象,竟是让他大惊失色。
从那庙宇之间,竟然走出了两名道士。
“寺庙里面住着道士?这帮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此情此景,让他一时间,也变成了丈二和尚,实在不清楚,此地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隐匿在那树梢之间,不错眼珠的盯着下面发生一切。
但见那两名道士,和那车把式耳语了几句,便接过马鞭缰绳,引着那辆大车,往后山徐徐而去。
树梢之上,龙墨轩眼见那马车,渐行渐远,不及细想,提了口气施展轻功,追逐而去。
马车不急不缓的前行着,他则施展轻功,行于房檐之间,一步不落的紧紧的跟着。
但见那马车绕过前庭,跨过中院,走过山间小路。一路小心翼翼,绕着那寺庙的院墙走了一圈,这才停在了后山,一座毫不起眼的舍利塔前。
有道是,一念成佛,一念入魔。
红砖、朱墙、金瓦、梵音声声,钟鸣阵阵,端的好一处佛门清净之所,世间净土之地。
寺庙再清,难抵人心险恶。
净土再厚,难填欲海深壑。
最深的罪恶,往往隐藏在,最大的“慈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