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里,丞相与定国将军连同诸位大臣,磕请她废黜明帝!
仅凭遗诏,蜀王便可清君侧,废黜明帝。
可他虽然十恶不赦,这些年将大周治理的昌盛。他们都是她的孩子,皇位给谁对她来说都一样,只要大周安定!
太后目光扫视过大庆战王,闭了闭眼,废黜明帝之后,定会朝堂动荡,动摇根基。
大庆如今野心勃勃——
她从心里是不愿意让蜀王为帝王,不然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嘉善,你病重怎得不好生休息?”太后关切的看向长公主,真好,无论以前发生什么,她的儿女都还活着。何不就这样扶持着明帝治理大周?
先帝之心,意在谁能够更好的统治大周。
明帝做得很好,那便这样吧!
嘉善听出太后之意,心中寒凉,难以置信的看着她。
蜀王亦是神色不明,可眼中却显露出失望之色。
明帝连忙说道:“当年父皇驾崩之时,身边只有卫韫一人,遗诏落入他的手中。圣旨落入三弟手中,他哪有今日的荣耀?所以,他篡改圣旨,扶持朕登位,使他小小寒门子弟位极人臣!”
“他谋害嘉善,并非是朕授命于他!他与嘉善争执时,痛下杀手!三弟也是被他所害,怕三弟会报复他!”明帝一脸悔恨的说道:“朕当年沉浸在父皇驾崩的悲恸之中,无心细看遗诏,粗略一看下,没有发现真假。
待登基之后,朕才知道他的计谋。当年朝臣并未诚服忠心于朕,只好将错就错,并未将皇位归还,只等朝局稳定之后,再拱手相让。哪知之后听闻三弟遭遇不幸……朕深表痛心,便未与他道破实情,哪知皇妹便误以为是朕残害手足!”
明帝一副痛心的模样,厉声呵斥卫韫:“这一切都是因为卫韫奸佞之臣为之!朕深受他的蒙蔽!”
“皇上——”卫韫哪知明帝红口白牙,将这一切的罪状全数推到他的身上!
当年他只不过是一个六品官员,先帝驾崩,哪里有资格守在他的身边?
就连进宫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明帝嫉恶如仇的说道:“将他拖下去,抄家灭族!”
“皇上,冤枉啊!臣当年是受你……”卫韫触及明帝晦暗的目光,竟像是读懂他所暗示的意思,浑身一个激灵,闭嘴任由侍卫带下去!
“三弟,此后你便莫要再去封地,你的腿疾已好,若想要讨回皇位,朕便它拱手让之!”明帝步下玉阶,站在他们的面前。
太后不等蜀王开口,疲倦的说道:“此事已了,嘉善,快快出宫,哀家遣太医给你诊治。”转而看向蜀王道:“你扶着哀家回福宁宫!”
嘉善冷眼睨向太后,却见诸位大臣,跪地恳请道:“请皇上三思!”
俨然是支持明帝!
蜀王将希望寄予太后的身上,哪知她的心偏得如此厉害!
想要废黜明帝,并非太后一人之力,还要臣心所向。如今大臣与太后并不推崇他,明帝并非毫无准备,已经失去先机,只得从长计议!
待众人散去,明帝瘫在龙椅上,背脊一片冰凉。沉声说道:“颁发诏书,还镇国公一个清白,以示天下。”
谢桥垂着头,眼底一片冷意。人已死,还了清白,又如何能够复活?
卫韫纵然该死,可更罪大恶极的是龙椅之上的人!
谢桥谢恩,退回座位。告诉自己,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其他,只得徐徐图之!
望向殿外的青天,谢桥心想,李氏最想要的便是镇国公沉冤昭雪,莫要让镇国公这铁铮铮的汉子,蒙上污点被世人戳着脊梁骨!
淮阴侯似乎也是如此,自古哪有天子给臣子偿命?一句受奸佞之臣蒙蔽,便可将他的罪名开脱!
——
谢桥与柳氏乘坐马车回到辅国公府。
柳氏一脸担忧:“华姐儿,这样大的事,你怎得不与我们说?”
谢桥摇了摇头:“二婶娘,我不想牵连大家,已经有那么多人出头,够了!”
柳氏苦笑一声,就算与她说一声,又能帮上什么忙?
“二婶娘,多亏您让姝儿帮忙,否则藏在镇国公府里的遗诏拿不出来,怕是不能还外祖父一个清白。”谢桥如何不知,明帝之所以愿意还镇国公一个清白,那是前面还有更大的一个罪名!所以,他择选最轻的一个!即便是他‘疏忽大意’,也是承认他做错了!
让一个帝王承认他的过错,太难了!
柳氏骤然看向容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