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荀说完后,房间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随后,四双眼睛相互对视,其中三双带着狡黠中带着一丝期待,剩下那双眼睛满是懵逼。
“还是谢兄弟的办法好啊!”孟元忍不住向他竖起大拇指。
“农圣的名头嘛,能用的时候,干嘛不用呢?”谢荀嘴角一歪。
他这是一个阳谋,一个将有人针对孟元的事情公之于众,可以直接逼死幕后之人的阳谋。
事情传得越广,知道的人越多,孟元便越安全!
甚至乎,所有人都会协助宣传这个救农圣于水火之中消息,以此证明自己是站在农圣这一边的。
而如若是有人试图想要将这件事压下去的话,那么等于是在变相的承认,自己就是那一个叛国者!
一旦事情闹大,将整个北齐的民意裹挟,就连皇帝也不得不让步。
即便是那个幕后黑手权势再大,关系再错综复杂,皇帝也必须让他死,以平天下百姓之愤怒!
。。。。。。
比邻镇溪州的天水州中,某一城池的客栈之中。
一位侠客悄然入座,他环顾四周后,压低嗓音对身旁的好友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哎,你可曾耳闻,朝廷中竟有奸臣通敌叛国!”
“什么,奸臣叛国?何时的事情!?”
好友闻言,顿时惊呼出声,这一声惊呼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侠客的关注。
“兄台此言何意?我等皆为大齐江湖中人,却未曾听闻此事。”
邻座的一位侠客也不由得好奇地插话道。
“你们难道还不知道吗,上苍垂怜,让我大齐出了一位农圣。”
先前那人依旧压低声音,似乎是不想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此事凡我大齐江湖中人,又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可这奸臣叛国,又是何意!?”有一旁的侠客追问。
“没错,此事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然而北方的匈奴得知此事后,又哪能坐视不理?”
看着周围看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起初提及此事的侠客不再遮掩,而是痛心疾首地继续说道。
“那些该死的匈奴人,他们竟与朝中叛国奸臣勾结,还联手了玄夜组织,誓要除掉我大齐的农圣。”
“农圣孟元被困溪边县近一月,粮食匮乏,几乎陷入绝境,险些饿死在城中。”
“什么,竟然还有此事!?”
此言一出,客栈内的江湖侠客们纷纷动容,起身聚拢过来。
“农圣现如今如何了!?”有急脾气的连忙追问道。
“就在这危难之际,幸好有农圣大人昔日好友万里来援,怒而出手,一路厮杀至城门之下,这才救出了农圣啊!”
“先前听闻,玄夜有地榜排行前列的刺客死于镇溪州,难不成和此事有关?”有人皱眉开口。
“据说那斩杀了双面阎罗之人,便是一路北上,或许就是农圣的至交好友!”有人合理猜测。
“不错,这事我也听说了,能与农圣交好的,绝对是当代大侠啊。
据说连玄夜地榜第八的双面阎罗,还有地榜第三的碎岳刀,都被那位大侠刺于剑下!
而这个消息,就是溪边县被打开后,才流传出来的消息。”
又有人站出来爆料,惊得在场众人心中一震。
“没错,我堂哥的姐夫的姑父在镇溪州府当差,据他所说,农圣大人确实是前往溪边县时,才失联的。
就连京城传圣旨的使者,都在城中住了许久了!”一位坐于角落的侠客开口说道。
“原来是夜斩奸佞的铁面判官林大侠,久仰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