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在正面第5步兵军配合第二装甲集群发动攻势后,侧面盘踞在鲁扎方向的德军也紧接着发动进攻。
由帝国师打头,第5与第11装甲师紧随其后。
德军先派出三支装甲师,分别朝着第18步兵师,第167步兵师的整条防区发起进攻。
所幸鲁扎方向的积雪并不算多,下的暴雪并未将苏军挖掘的反坦克堑壕给掩埋,反坦克堑壕还可以阻挡德军前进的脚步。
第5装甲师,第11装甲师的前进遇到困难。
雪地将铺设的大量地雷全给掩盖起来,虽然德军在进攻前用过重炮清理过苏军防线周围,可依旧有不少地雷残留在防线前。
这给德军造成不少麻烦。
以及苏军防线上持续不断的火力,让德军更为头疼。
虽然苏军防线上火力硬要说算不上太强,可胜在持久,德军前线指挥官根本没见到过这条防线枪声不停的时候。
苏军人手铺开在整条防线上算不上太多,所以瓦列里就命令所有苏军士兵尽量施行交替射击,保持长线的火力压制。
这个办法奏效了。
德军坦克难以跨越没被填满的反坦克堑壕与‘捷克刺猬’所建立的反坦克防线。
面对苏军又臭又硬的防守战术,德军变换了打法。
想要解决反坦克堑壕很简单,说到底,坦克想要跨越堑壕也只有两种方法,填平或者架桥。
架桥被德军陆军总指挥部给放弃了。
那德军就只剩一个选择,填平堑壕。
填平战壕德军也早已有了具体的想法,先用工兵实施多点爆破,然后快速用沙袋填平反坦克堑壕,让坦克通过。
但这计划说起来简单,只是在战场上工兵可是需要面对敌军的机枪火力点埋设炸药,这并不是个轻松活。
德军为此专门在前线部队中成立数个反堑壕工兵小组。
同时也制定了标准的行动步骤。
首先德军步兵会试图将战线向前推进,尝试给苏军防线压力。
之后用大量的迫击炮压制苏军火力点,争取让其不对反堑壕工兵小组有任何影响。
德军坦克趁机接近苏军防线,掩护步兵进攻,工兵填堑壕,以此重复。
在之后,德军证明在没有大型掘土机与重火力的情况下,这套办法确实是最管用的。
……
瓦列里将总指挥部迁到距离前线不算太远的斯洛博达,这里距离前线满打满算还不到10公里。
当然,瓦列里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支学员团与一支民兵团驻扎在指挥部附近,充当预备队,也兼职防守部队。
“少校同志,来自第18师的前线报告。”一名通讯兵迅速起身来到瓦列里身前,将电报递给正在看沙盘的瓦列里。
“感谢,斯马科夫同志。”说着,瓦列里抬头接过电报。
是第18师求援的报告。
德军凭借着这个办法打了个防守苏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