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风笑道:“学生巴不得老师在这里住一辈子,怎么会舍得老师离开,只是有天意让老师北去,违令不得。
咱们去了登州,不一定有时间回来收拾,不如先收拾好了,到时也不耽误行程。而且师母说得也没错,董师伯到登州定也是带了家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可立很好奇,看着程风问:“董公到登州游戏会友,怎会带家眷?”
程风装模作样的掐了掐手指道:“这个时间,应该不算泄露天机,师伯不是专程到登州会友,而是去南京赴任,特意绕道路过登州。”
袁可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去南京赴任?那岂不是被下放了?玄宰怎会愿意。”
程风一听,总算是知道老师后来为什么称病不去南京了,原来是认为去南京就是下放,还不如告老。
大少静了半分钟整理语言,然后开始给老师灌心灵鸡汤。
“老师,学生能说说南京吗?”
袁可立白了程风一眼:“你想说南京啥?”
“老师,南京可是大明的陪都,帮朝廷守着一半的天下。
那可是朝廷的大后方,北方乱,南方不一定乱,南方乱北方必定乱。
所以南京才是大明的定海神针。去南京任职,看着好像都是闲职。
实则不然,南京的每一个位置都很重要,不是朝廷信任的人,也不敢安排去南京。
南京稳则天下稳,南京乱则天下乱。南京乱了,整个大明都危险,所以南京很重要。
去南京任职,学生认为不是下放,而是重任。
像南京这种关系朝廷生死的大后方,只有朝廷信任的人朝廷才会安排去南京,帮朝廷守好大后方,更是一个忠臣的能力与信任的表现。”
宋氏觉得程风说得有理,就如老爷,自己在外做官,家里都得有可信的人守家是一个道理。
要不然怎么要让儿子袁枢守家而不是别人,还不是因为信任。
袁可立觉得程风有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总不能说南京不重要吧。这话题没法聊,只能转移话题:“你觉得你师伯会担任何职?”
“礼部尚书,不过师伯好像不喜欢,老师有机会也开导开导师伯,年纪大了,要平心静气的,另动不动的就辞官。
自己占着那个位置,总比被奸臣占去强。就算自己不开心,也比被奸臣占去祸害百姓好吧。
再说了,占着一个重要的闲散职位,没事就同老友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多幸福的日子。”
这回袁可立听进去了:“就算你说得有理,这与你师母同去有何关系?”
“老师,这事不可说,学生会倒霉的。等时间到了,老师自然就知道了。反正咱们这是早做准备,准没错的。”
老两口对视一眼,眼睛里都是惊讶,宋氏笑道:“师母听你一回,明天就收拾。”
九月初五,801没有出海训练,而是停靠在龙眼湾码头,开始把存放了快一年,堆放了两仓库的各种规格玻璃璄,琉璃制品,琉璃窗,琉璃瓦装上船。
还有程风的大玩具和五万两白银也被搬上了船。
初六上午,程风专程去了琉璃车间查看了水泥地面的情况,在地面上走了几个来回。
又用锤子敲了一小块来锤碎后,只站起来告诉吴正:“把围着的木板都撤了吧,这地板可以踩啦。”其它什么也没说,就回家去了。
这到底是什么物什,是成了还是没成?少爷是一句没说,直接就走人,搞得吴正、刘永寿等人一头雾水。
中午,程风特意叫上姐姐跑回家去找母亲吃饭,与母亲说自己要陪老师去登州会友,时间大约四个月,春节前肯定回家。
程王氏抱着儿子叮嘱了的长时间,知道会带着桂英、月儿几个丫头同去,而且还有师母照顾,也就放下心来,只是把儿子冬季的衣服全都装进箱子里送到船上。
从家里出来,程风又去了盐厂见王赵氏,说明要带着王云,王彩兄妹去外面见世面。
要到春节前才回来,让赵姑姑放心。王赵氏自然不会反对,也只是把兄妹俩的衣物收拾好,然后就是叮嘱一番而已。
九月初七,青山堡所有有些职务的都来码头为袁军门送行。
程风带着月儿、木兰、妇好,马哲武、马晓云,王云,王彩,站在码头同大家告别。
程大龙把程风拉到旁边小声问:“哥儿,你出门后,如果真有逃民前来投奔,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