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便是种植技术普及。
不同于明朝以种植量取胜,作为现代人的李长河虽然学习的是医学,但对于棉花的生长习性也是清楚的。
因为当年的学习中有一门课,叫做药材种植,专门讲的是植物性状。
且中医中,棉花也是一种药材,为锦葵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花粉。棉花性味甘、寒,归肺、脾、胃经。棉花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病症。中医典籍中有具体写明棉花如何种植能得到最佳状态。
于是李长河组织国子监和农学院对棉花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编写了详细的种植指南,其中李长河自然也是出了大力气,将自己知晓的棉花种植技术全部编写入内。
当然,还有朝廷对种植棉花的税收减免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朝廷提供了税收优惠。
农民可以用棉花或棉布代替粮食来缴纳税款,且折换率颇为优惠。
同时,对棉田还减免了部分赋税,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种植棉花的成本。
当然,专门的机构管理必不可少。
为了更好地推广棉花种植,即将成立的棉司将负责监督棉花的种植、收购和销售等环节,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通过设立专门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推广棉花产业,促进棉花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一旦棉花种植到位,那么大规模的棉纺织将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纺织机械制造、染料生产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更快带来工业革命的兴起。
种植令的其他方面,市场引导与扶持。
接下来的五年,将通过市场手段来引导农民种植棉花。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还通过提供特别贷款、补贴等方式扶持棉花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民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产量。
为此将在适宜棉花种植的北方地区,也就是适宜种植棉花的黄河流域设立棉花种植示范区,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支持,鼓励百姓参与种植。
棉花成熟后,棉司旗下有专门的收购组织,设立最低收购价格,无限收购,保证百姓种植的棉花有最低销售渠道。
当然这些手段未来执行,目前还是储备阶段。
棉花种的收购行动其实早已开始,从去年开始李长河已经让西域商人大价格收购棉种,虽然现在还不能满足全国棉花种植,但种植个万余亩还绰绰有余。
初期为了保证棉花的管理,将在豫西传统棉花种植区设立大唐棉花种植基地。
然后北方可以种植棉花的优良地区,设立零散的棉花种植,相关人手和支出由朝廷规划,其中李长河和皇室有出资支持。
预计在棉花的3至4月播种时,棉花种植令也将完全颁布,那么当年九到十月采收后,将大大缓解贞观二年冬天的御寒需求。
喜欢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