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乐令闻言,以为是自己的话劝服了小九,于是原本皱起来的眉头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了,为自己将一个原本准备走上歪路的小公主拉回正道而高兴。
然而太乐令不知道的是,小九扭头就找了乐府的太乐丞,比起太乐令,太乐丞不仅在年龄上要比太乐令要年轻得多,在思想上也没有太乐令那么古板。
得知小九想要以陶大的案子为原型编一出小品,赶在年前编排出来,在过年时出宫给老百姓表演后,太乐丞思索了几秒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只是臣从未见过殿下你所说的‘小品’,编出来的作品也不知道能否让你满意。”太乐丞有心想要在小九面前表现一下,但是他也不敢拍着胸口打包票,毕竟他从未见过小品,在此之前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小品”这种艺术形式。
尤其是小九还跟他强调,她想要的小品是有意义之余还得搞笑。
嗯,这就有点为难太乐丞了,因为乐府的乐舞除了庄重的配乐和舞蹈之外还有一些喜庆欢快的,但是搞笑的是真的没有,尤其是小品的表演形式对于太乐丞以及乐府的乐工而言实在是太陌生了。
“没事,反正你就先编。”小九倒也没有非得让太乐丞给她打包票,主要是她也知道自己这么做有点让人搞跨界的意思,毕竟乐府里的人不是音乐家就是舞蹈家,结果她现在让人写本子当演员上台演戏,说起来多少有点为难人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乐府的乐工们到底还有表演的经验,所以小九想要找人帮忙的话,那就只能够盯上乐府的人了。
“好好干。”小九对太乐丞道,“这件事要是办得好的话,我爹肯定有赏。”
她爹?
她爹不就是陛下吗?
反应过来的太乐丞眼睛一亮:“殿下放心,臣必定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虽然仅从小九的这句话中太乐丞没办法确定这件事是刘彻吩咐的,还是刘彻没吩咐但是他知情,又或者是刘彻没吩咐也不知情,但是既然小姑娘这么说了,那么原本就有心想要在她面前表现的太乐丞自然是下定决心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来完成这件事了。
……
对于小九找上了乐府的人帮忙,刘彻并不意外,毕竟他从小姑娘那儿了解到了什么是“小品”之后,他也觉得这件事十有八九会落到乐府的头上。
除非小姑娘自己有看好的人选,或者撸起袖子自己干,但是很显然,小九没有看好的人选,也没打算撸起袖子自己干。
只是得知小九最后没有将此事交给太乐令去办,而是让太乐丞接手的时候,刘彻有些好奇,见到小九就问她怎么回事:“我记得太乐丞好像刚上任不久,论经验的话不如太乐令足。”
虽然乐府是在刘彻登基之后才成立的,但是乐府成立多久,这位太乐令就任职多久,所以要说有经验的话,确实是这位太乐令更有经验。
“经验再足也没用嗷。”小九说,“太乐令看不上我说的小品,也觉得让乐府的人到民间给老百姓们表演有失身份,所以我干脆让太乐丞去办这件事。”
就冲着刘彻平均四年换一个丞相的频率就知道他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念旧情的人,所以太乐令能在这个位置上呆这么多年足以可见刘彻对他的满意了。
只是以往对太乐令很满意的刘彻这会儿听完小九的话之后脸上的笑意就淡了:“太乐令连我的命令也推三阻四?”
“那倒没有。”小九只是跟刘彻说明原因而已,又不是要跟他告太乐令的状,更不是要告加油添醋的黑状了,她道,“因为我没有跟太乐令说是你的命令,他以为是我自己的主意。”
“那也一样可恶。”他对太乐令而言是君,难道小九对太乐令而言就不是君了吗?
他不敢对他推三阻四,却敢对小九推三阻四,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看人下菜碟不说,还不把小九这位洛阳公主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