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谁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木匠和发明家 > 第229章 南征(第1页)

第229章 南征(第1页)

蒸汽动力船的成功,给了木耒很大的鼓舞。他本身就是学机械的,对于这样结构简单的蒸汽机,不应该有多大的难度。

回到封地的木耒,即刻就召来了颊戎白驷等,令他们马上整理队伍,趁着秋收之时,向南进发,收复卫国西南领土。

现在木耒觉得,扩张地盘这事宜早不宜迟。只要自己拿下来,哪怕无人驻守,也可以宣称自古以来。

况且,就现在这几千重骑兵,整个天下也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火器给新军的底气,其实大部分都是对敌人的威慑,颊戎白驷也已经察觉到这个问题,重骑兵才是新军的骨干。

当然,火器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在攻城方面,给新军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木耒对着地图点数了一下,应该有8到10座城池之多,如果只是攻城,四五千人是足够的。

当然还需要些驻守军队,哪怕每城驻守一旅兵,就还需准备四五千人的守备军。

当然,这些城邑中大多都是卫人,现在新国的旧卫人也有两三万人。相对来说,卫人对新军的排斥应该不会太大。

但凡事总有奇葩,哪怕解救了这些被奴役的卫人,也会有人认为,应该将他们交还给卫国,这样驻守军就是必须的了。

秋收刚刚开始,白驷、祀纨、蹇遂带领着8000人出发了。

这次木耒没有随军出发,等新军进攻朝歌前,木耒会和蹇叔一同前去督战的。

就在南征军队出发没多久,百里奚从莫阳城返回了,他在那里足足待了一年。

百里奚带来的消息,令木耒哭笑不得。自从去年夏天占领莫阳城开始,燕国人始终没有动静,到今年七月份,才有了反应。

有一队1000余人的燕军,隔着四十多丈宽的河,向新军喊话:谴责新军占领莫阳城的行为,并要求他们尽快离开,并释放莫君等。除此之外,也没有了其他的举动,仅此而已。

其实是新军太过于小心了,此时燕国新君刚继位,国内政权不稳,哪有时间管外面的事,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现在莫阳城的卫所已建设完毕,有1000骑兵1500步卒。这2500的新军中,有1500人是原新国人,有500人是迁移去的移民,另有500人是莫阳城的居民。

木耒对百里奚说道:“先生,新都邯郸现缺一执政,你可代为行之?”

经过一年半的磨合,百里奚已熟知新国的政令制度,与其他诸侯国完全不同的。比他先前所在的虞国,强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一国都城的执政,虞君对他都没这么信任。自己来到新国才一年半的时间,这新君竟然这么信任他。百里奚没有推辞,欣然同意了木耒的安排。

百里奚虽是都城的执政,但他的职责也并不仅限于此,新国其他的一些事,他还是要参与的。这不,当上新都执政的第二日,他便向木耒提出问题了。

“君上,新国各城邑,均已实施县制。但唯有三城邑未更制,仍由邑大夫掌管,此事需尽快解决。日久其必生私心,恐会养虎为患。”

百里奚当然是说到点子上了,但是他可能不太明白,这三个城邑和木耒错综复杂的关系。

木耒说道:“我何尝不想,将这三城邑改成县制,将邑大夫转为县令。

但该当如何为之,我亦不知如何是好。”

百里奚回道:“可逐一击破,逐步将其改为县制,不急于同时改制,倘若仅剩余一城……”

百里奚剩下的话没有说出来,其实木耒也已经猜到了,如果真剩下一家,大不了兵戎相见呗。

这似乎是个难得的机会,木耒又赶紧发布征召令,让这三个城邑各自出兵1000,前去助阵。并明令在信中说,只做辅助镇守之用,不参与攻城作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