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革命军主力在这一天举行了庄重的祭天仪式,杀牛宰羊,以祈求神灵庇佑。
随后,全军整装待发,踏上了征途。
步队各营沿着宽敞的大道前进,而刘锦棠则亲自率领马队各营,选择了一条崎岖的小道。
经过五天的艰苦行军,10月2日,刘锦棠率领的马队与步队同时抵达了曲惠,与董福祥的部队胜利会合。
会合后的翌日,战局再起变化。
余虎恩、黄万鹏担任奇兵,率领三个团的骑兵,衔枚疾进,取道乌什塔拉。
他们沿着博斯腾湖南岸行进,巧妙地穿插到库尔勒的侧背,意图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与此同时,刘锦棠则率领其余主力部队,沿着大道直指开都河。
这种打法,实际上与古牧地之战时的策略如出一辙。
然而,老对手马明在吃过一次亏之后,已经变得更加狡猾。
叛军的侦察兵发现了湘军主力倾巢而出的行动迹象,马明为了阻挡革命军的行军速度,同时也为自己争取逃跑的时间,果断下令掘开了开都河的河坝。
河水汹涌而出,瞬间淹没了道路,给革命军的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马明的这一举动,虽然暂时延缓了革命军的步伐,但也暴露出了他的恐慌和无奈。
开都河,这条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被描绘为流沙河的神秘河流,现实中同样以其湍急的水流和难以逾越的特性而闻名。
它自北向南蜿蜒流淌,最终在东南方向汇入博斯腾湖。
在洪水期,开都河的水面可以宽数百米,是一条极具障碍性的河流。
马明下令掘开河坝后,开都河的河水泛滥成灾,将喀喇沙尔与库尔勒之间一百数十里的地带变成了一片汪洋。
洪水肆虐,深处足以没过人的头顶,即使是浅水区,水位也达到了马背的高度。
原本的通行大道不复存在,湘军的行军路线被迫中断。
面对这样的困境,湘军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
一方面,他们开始搭建临时桥梁,修复被洪水冲毁的道路,以便能够继续前进。
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堵塞决口,阻止更多的河水涌入已经泛滥的区域。
这些措施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极大地减缓了湘军的行军速度。
10月7日,刘锦堂率领着马队沿着小路终于抵达了一线喀喇沙尔。
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城池已经被洪水吞噬,官署和民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汪洋。
城郊十里之外,沿途的民舍都被烧毁,民众也不知去向,显然是在马明的裹胁下逃亡了。
此时,当地只剩下土尔扈特蒙古人在游牧,他们对革命军表示了支持,并帮助刘锦堂的部队渡过了哈尔哈阿满沟。
湘军继续前进,最终抵达了库尔勒,但这里同样是一座空城。
董福祥感叹道:“逆匪坚壁清野,大军无粮可觅,如何追敌?”面对这样的困境,刘锦棠沉思了半晌,他知道兵贵神速,不能让马明再次逃脱。
于是,他果断下令,决定快马加鞭追击叛军。
刘锦棠命令董福祥、黄万鹏、谭拔萃、陶生林四人从各自军中挑选出精锐士兵数百人,合计三千人,每人携带六日的口粮,直奔库车进行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