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穷途末路的局势,阿古柏的期望再次落空。
他原以为英国会伸出援手,却没想到英国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缩。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改变亲英政策,转而向沙俄寻求援助。
然而,沙俄此时在穆生华大军的压力下已经是自顾不暇,对于阿古柏这个陷入绝境的盟友,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趣和同情。
阿古柏的心情跌入了谷底,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愤怒。
在一次会议中,当一位小更(官府中的低级差役)不小心触怒了他时,他终于爆发了。
阿古柏怒不可遏,猛地起身,用力殴打了那个倒霉的小更,发泄他心中的怒火。
周围的伯克们见状,纷纷上前谴责阿古柏的行为。
他们之中有的担心这样的暴行会进一步失去人心,有的则是害怕阿古柏的怒火波及到自己。
面对众人的指责,阿古柏的情绪更加激动,急火攻心之下,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几乎站立不稳,随后在一阵混乱中离开了现场。
阿古柏的暴行和身体状况让他的统治集团更加动荡不安,内部的矛盾和不满像火山一样积聚,随时可能爆发。
而他的势力,也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连串的失败和日益缩小的势力范围,阿古柏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愤怒之中。
在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上,他急切地询问众人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局势。
一名书记官,或许是出于谨慎,或许是看到了形势的严峻,小心翼翼地提出了退守喀什的建议。
“退守喀什,”阿古柏听到这个建议后,顿时火冒三丈,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度,充满了愤怒和不甘,“退退退,我们退到什么时候去?!”他的情绪如同失控的野马,无法被理智所驾驭。
在场的众人见到阿古柏如此愤怒,都低下了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阿古柏的怒火并没有因为书记官的沉默而平息,反而更加炽烈。
他突然起身,冲向那位提出建议的书记官,不由分说,便是一顿猛烈的拳打脚踢。
书记官被打得惨叫连连,其他官员们则吓得面无人色,纷纷后退,生怕阿古柏的怒火波及到自己。
几天之前。
六十八师的营地中,灯火通明,嵩武军六十八师张耀正在大帐中处理军务。
和阗的阿奇木伯克尼亚兹哈科木悄悄来到了营地,他心中怀揣着重要的计划和对未来的希望。
哈科木深知刘锦棠的军队如同破竹般势不可挡,他也听说了左宗棠对于归顺者的宽大政策,这让他看到了和阗地区摆脱战乱、走向和平的可能性。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暗中联络张曜,表达自己愿意反正归顺新中国的意图。
在大帐中,张曜听取了哈科木的计划和请求。
张曜是个精明的将领,他知道哈科木在和阗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他的归顺对于稳定当地局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