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浪见他说的慷慨,也激发了几分豪情,道:“不瞒林赞画,晚生也不忍百姓受苦,更不愿见天下再次落到鞑子手中,原也想精忠报国,奈何个人之力有限,只能徒唤奈何呀。”
林思源见陈浪谈吐不俗,且颇有壮志,当下对陈浪更是高看了几分。
又想起了什么,便问陈浪道:“听说先生对杂学颇有研究,你送的那副水晶酒具,夺造化之工,让人为之惊叹那。”
陈浪笑道:“不瞒林赞画,晚生家族世代研习墨家学问,天文地理算学炼金,晚生都有涉猎。”
林思源大感兴趣,便和陈浪越聊越起劲,渐渐被陈浪引到物理数学代数几何这些他之前只是略有涉猎,却一知半解的领域。
陈浪发现林思源和徐光启、孙元化等人十分类似,也爱研究那佛郎机人,红毛人传播过来西洋学问。
渐渐的又聊到枪炮,火药,造船等等领域,林思源如醍醐灌顶,拨云雾而见青天一般,对陈浪越发敬服。
什么地球,月球都是球体,太阳系九大行星,万有引力,物理第一定律等等,林思源只感觉眼前这个青年的思境之高,远超自己的理解。
一时之间,如有井底之蛙之感。
让陈浪没想到的是,林思源居然提到了佛郎机人当年强占濠镜澳的事情。
感叹大明海禁给百姓带来的压抑和危害。
我大明水师百年来不进反退,万里之外,漂洋过海而来的一小撮人都打不过。
原因很简单,坦白了说,人家船坚炮利,我大明有所不及呀。
陈浪没想到林思源还有这份见识。
便也顺着他说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差距和大明的一些弊政。
看来这林赞画做官做的不顺,牢骚也很多。
二人越说越投机。
不过林思源终究是见过世面,在官场上有十多载沉浮的人,兴奋过后,马上又止住了话头。
二人的话题再次转到国家危难上来。
眼下西北陕甘的农民起义,已经蔓延到河南,南直,湖北,四川等地。
洪承畴,孙传庭,左良玉,卢象升等合力围剿,才勉强没有蔓延到江南一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受天灾和刀兵之祸影响的流民涌入周边省份,势必带来新的祸患。
说不定哪天被人煽动,闹将起来,江南富庶之地恐也将遭受荼毒。
后果实在不敢设想。
陈浪道:“钱塘门外的那一万流民,当真让晚生如坐针毡呐,晚生和喻大人见过面,喻大人对晚生也颇有教诲。晚生现在也不敢一走了之,当真是骑虎难下了啊。”
林思源道:“先生有所不知,喻抚台是位清官,只不过近日正同福建官兵一同围剿海盗,恐怕是分身乏术。”
陈浪点头,表示十分理解。见时机差不多了,便提出,愿让出大半身家,将杭州城内外的流民拉出去一部分垦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