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道播出后的第三天,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传承中心。他自称是国家农机质检总站的李工程师,要查看我们的认证系统。
"请问有预约吗?"季雪礼貌地问。
"临时检查,"李工程师出示证件,"最近农机事故频发,上级要求排查隐患。"
我仔细查看证件,虽然看起来没问题,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何俊,带李工程师参观系统,"我吩咐道,同时给何俊使了个眼色。
何俊心领神会,展示了一个特制的演示版本。这个版本看起来与正式系统完全一样,实际却是一个沙盒环境。
"你们的系统架构很特别,"李工程师边看边记录,"能详细说说后台的验证机制吗?"
何俊正要回答,我打断道:"抱歉,这涉及核心技术,需要正式公函才能披露。"
李工程师脸色微变:"这是例行检查,我们有权了解详细情况。"
"当然,"我微笑道,"不过按规定,质检总站的检查都要提前备案。不知李工程师的检查编号是多少?"
李工程师支支吾吾说不出编号,匆忙告辞。
"他是王强的人吧?"等人走后,马东问道。
我点点头:"证件应该是伪造的。他想套取我们的技术机密。"
"那我们要报警吗?"季雪问。
"不急,"我说,"这说明王强已经走投无路了。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花招。"
果然,第二天王强就换了一种方式。他通过媒体放话,说愿意公开道歉,并召开发布会解释仿制品事件。
"这是什么意思?"团队成员都很困惑。
"他想给自己留后路,"我分析道,"发布会肯定另有玄机。"
我们决定派人参加发布会。到了现场,发现来了很多农机企业的代表。
王强首先承认了仿制品的错误,表示愿意赔偿受害农民。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是,垄断技术、抬高行业门槛的做法,同样值得商榷。"
我这才明白他的用意。他想把自己包装成行业公敌的受害者,把我们推向风口浪尖。
"有请国家农机行业协会的张会长发言,"王强突然宣布。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走上台:"近期农机市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协会认为,应该建立开放、包容的行业生态,避免任何形式的技术垄断。"
我立即意识到,这是王强在协会安插的关系。他想通过行业组织对我们施压。
"林羽,我们要不要做些什么?"季雪担心地问。
我摇摇头:"静观其变。真理不辩自明。"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纷纷来采访。我们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邀请他们去田间地头,看看农民使用我们产品的真实反馈。
"这台机器虽然贵一些,但省心啊,"一位老农民说,"用了两年多,一次故障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有保障,"另一位农民补充,"技术团队随叫随到,解决问题很及时。"
记者们的报道出来后,舆论开始转向。人们发现,所谓的"技术垄断",实际是对质量的严格把控。
这时,张院士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农业部准备在全国推广你们的认证体系。"
"太好了!"团队成员欢呼雀跃。
但我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体系更加完善,让更多农民受益。"
夜深了,我和季雪还在办公室讨论新计划。
"其实王强也好,那些质疑也好,都在帮我们完善系统,"季雪感慨道。
我笑着点头:"是啊,有时候阻力恰恰是前进的动力。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初心。"
远处的田野里,一盏盏灯火点亮了夜色。那是农民们在使用我们的智能农具,开启他们的新生活。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喜欢我在校园当最强关系户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在校园当最强关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