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研究方式在人类世界之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且不说有没有这么多具备足够知识积累和操作经验的材料学专家参与试验,就算有,单单是这过程之中的物资损耗就承受不住。
每一次实验,都需要极为精密的设备参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大量的珍贵原材料。
但在李青松这里,这一切却全都不是问题。
材料学专家?
我有啊,有很多。一百万不够的话,我甚至能拿出来一亿个。
每一名克隆体,就算是种地的、养猪的、跑车的、扫垃圾的,只要有必要,随时可以化身为材料学专家。
物资损耗?这也没关系,那么多工厂整天全功率运转,生产出的那么多产品是做什么的?
是为了让每一名克隆体都过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