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看闲书之外,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察每个老师的生活。
语文课基本上排满,语文老师就是照着书念,就是让他们查字典认生字,也要把它上满。有一堂课讲断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长春市长春药店。”调皮的男生们一齐拉长了声音念:“长春市长——春药店。”
老师说:“原来你们懂这么多呀!我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才是什么也不懂。”他们从来都是文质彬彬地讲话,从来不开黄腔,这是他们唯一暴露了自己的一次。那些文学作品,不就是在给广大的读者猛开春药吗?正常的文学一定是让人警醒,催人上进,而不是沉迷和堕落。
老师和他们,不过相隔二十年。上一代人的感情还是“纯粹的革命友谊”,而这一代人却已经被春药灌晕。可能是要灌晕之后再好好地沉淀,才会是正常的理智十情感=爱情。
末了,老师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些娃娃呀,不好好读书,将来会后悔的。”听到这一句,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但是,又能怎样呢?难道一个照着书念的老师能够大力出奇迹,教出一个社会栋梁来?他们又不是没有看过电视和电影,不知道别人的水平有多高。
语文老师的座右铭压在办公桌的玻璃下面,是“铁的纪律,金的人格。”她女儿考上了北方交大。当时,他们都嘲笑她,都上高中了,老师还在课堂上教查字典。直到现在才深刻体会到,除了查字典学会的字,除了课本上的字,还真是有很多汉字都不认识。
他们在背后议论她:“人是好人,就是死板,下乡耽误了,没啥水平。”然而对他们自己,他们的说法是:”反正又不当老师,不需要水平。”他们也议论她女儿:“长得跟她一模一样,一点都不好看。”
他们从来只说谁是校花班花,而从来不说谁长得丑,他们说的只是她长得不好看。他们很遗憾地说,从来没见过她爱人,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总之,他肯定是受不了她的婆婆妈妈的。
但是他们在背地里的议论,却并不会影响到见面时对她的尊重。他们照样礼貌地称呼她,被她扔粉笔也只是顽皮地笑笑。其他同学,则哄堂大笑:“好准!”一点都不叛逆,倒像个油滑的社会人。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她在向他们表达爱。
生活比较富足,父母又很民主,进校的时候就说了工作要包分配,还有什么理由去叛逆呢?如果有什么小小的不如意,那也是无足挂齿的。他们的生活,简直就像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日子越过越好,连她母亲都在不停地变着戏法,让全家都吃得更好一些,穿得更好一些。
既然他们都知道春药店了,而且还有那么多人在谈恋爱,湘潇还是很好奇他们到底在谈什么。
她宿舍里的三个就不说了。
一个异地恋,喜欢上一个二十五岁的社会人,他在新疆上班,每星期准时一封信。她常常给她们念他的信,通常要写三页,上千字。没有什么要隐藏的,就是他每天在干什么。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风景。除了最后那句,“很想你,很牵挂你”除外。他的文采很好,字很漂亮,她读他的信很开心,惹得她们好生羡慕。
她们问她:“那么遥远,结婚怎么办啊?”她回答说:“结婚?只是在一起看了几场电影就要想结婚?如果哪一天真的结婚了,我可以过去。新疆好远啊,坐火车好慢啊,要整整一个星期。
因为她谈的是社会人,她们老是缠着她问:“你们打KiSS没有?”那是她们认为最浪漫,最想去做,而又不敢去做的事情。她们所说的,是指吻额头或者脸颊,而不是其他。她回答说:“真的没有,骗你们是小狗。”
她们又怂恿她,带过来看看。因为社会人有工资,这不是个好难的事。高三的最后一学期,他真的来了,穿着运动鞋,而不是皮鞋。看起来,和她们差不多大。
他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在宿舍里给她过十九岁生日。中间,他们到走廊上说话,然后小声地争吵了几句,然后他不辞而别。她拎着一个酒瓶子,絮絮叨叨地说着话,摇摇晃晃地从走廊这头走到那一头。最后站在窗户边,仰着头一口喝光,一把将酒瓶子轻飘飘地扔了出去。
紧接着,楼下传来物理老师不大的声音:“干什么!”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都懒得上楼来理论。没有什么坏与不坏,就是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已。他们只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喝酒,抽烟更是少有,并不上瘾。
半夜,她酒醒了,她们很后悔怂恿她带过来。她回答说:“见面死,见面就得死。晚死不如早死。”
她们都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以后都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不装怪就是原则,她们是不会撒娇,不会去乞求和好的。现代社会赋予妇女劳动的责任的同时,她们也为自己争取到了选择的权利。那个要和自己共渡一生的人,她们一定要选中又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