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今一件一件地讲给他听。
他初时听得兴致勃勃,后来越听越沉默,只是眼睛精亮起来。
打从我讲完老镇北将军的种种事迹,我丈夫走路都挺直腰板,呼呼带风。
他从小习武,文韬武略均有名家教授。
只是他玩心太重,不甚用功。
如今重新捡起再学,他颇聪明,下了死力气,晨起舞剑,挑灯夜读,再不在外间流连。
不出一年,他的师傅们都说他如今在同辈中已经佼佼。
我逃难路上,多听民间传说,当今朝中乱象重重。
太子被废,夺嫡者甚多。
我将路上听到的传闻都说与他听。
他家中太平,乡土安宁,不像我一路逃难过来,听闻见识都多。
他细细听我说民间传言,眉头皱得死紧。
我穿插着再讲讲历朝来保国卫家的义士风骨,说得他深夜仍端坐书房思虑,与公公探讨朝中形势。
公公恨不得到祠堂给祖宗上香,谢祖宗保佑他这棵独苗终于懂事。
思索几日后他对我说,朝中如此下去,必有大乱。
身为男儿当有一番作为,拨乱反正才不枉曾祖打下的名声。
很快,我丈夫的话应验。
6朝中四皇子联合北疆蛮夷起事,据说四皇子登基之日便有十六州送与蛮夷。
当下皇帝偷偷离京躲避,一时烽火连绵,战事频起。
镇北将军守疆御敌义不容辞,我丈夫跟着公公入了军中。
从传令兵做起,再到先锋官,从小小战功到斩获蛮夷首领数十个,我丈夫同他曾祖一样,成为民间传说中的英雄。
这些事我丈夫写给我的信里一概不提。
他只同我讲,想念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光。
时不时在战地中拈一朵花,拣几块漂亮石子,差下人从两军阵地为我送回。
我婆婆年老,由我在家打理将军府一概事务,将府里理得清清楚楚。
我既为将军府少主母,当尽力为他免去一切后顾之忧,由他安心立功去。
闲暇时看看他送回来的干花,把玩他为我拣的石子,却也不由低头笑笑。
我这个丈夫,傻得可爱。
我丈夫最后一战带兵打败蛮夷,少年成名在此一役。
可毕竟大军都在边境,鞭长莫及,四皇子早于京城控了局势登了基。
四皇子派人传话,前事一笔勾销,只要效忠,镇北将军府仍是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