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和推理,这样子它的思考效率就变低了,而且容易由于脑袋中的东西混杂而出错,所以思考就思考,计算就计算,你我都是普通人,每次只做得好一件事。
对于很少的计算,可以直接在题目附近计算,这样比较方便也高效一点,出错概率不大。
对于计算比较多的,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否则危害非常大。
①把草稿纸划分区域(大概对半折即可)。
②计算时从左上角开始,从上往下写,不要东写一点,西写一点。
③复杂计算,在每一步计算前标上序号,这样会使得你的计算不乱套。
最后给出两个计算准确率保准的独门秘籍:
·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计算完给它打个√,在打√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想起这个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避免它。
以上计算的原则,只要你遵循了,基本上计算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当然,计算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不断锻炼,熟能生巧的。
对于你不熟练的容易出错的计算问题,比如你的除法容易出错,那么平时有事没事就自己给自己出除法的计算题,不断训练,其他同理。
以上就是解决计算出错粗心的实操秘籍,你会发现,你的计算出现错误,肯定有违背以上的某个原则,所以当你遵循了以上的计算原则,你也就离学霸的计算精准度不远了。据我观察,很多学霸的总结里面,都是包含了以上的原则。
解决到这里,一道题目对你来说,粗心,思考,审题出错,计算失误等现象基本已经不复存在了,熟练后,一道题目对你来说,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件很傻的事情,仅此而已。
这一步是为了让我们前面所有的付出不前功尽弃,能够有所回报,并且是满分的回报而来的。
这一个过程花费时间仅仅是几秒钟,但是所有科目用下来,却有可能挽救你几十分的分数。
为什么?
我们先说说简单检查到底是检查什么:
①审题中易错的地方我们解题时是否有注意到?
②计算中易出错的地方是否有按照步骤谨慎执行?
③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常?
④结果是否只有一个?
⑤(选择题中)与其他答案对比有没有可能自己忽略了什么?
其实你可以看到,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就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双重保障,作为人类,我们的思考出现失误、出现错误和不全面的情况,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
即使我们用了最正确的系统思考,我们仍然有可能出错,所以这一步简单检查实际上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双重保障,防止我们某个流程没有执行好而导致前功尽弃。
当然这些问题有时候并不是每一个都需要问,比如在选择题中③就无须去问,填空题中⑤就无须去问,并且其实这一步简单检查,花费的时间基本不到10秒钟甚至是5秒钟,但是给你的回报却是非常大的。你可能仅仅因为这5秒钟,就比别人拿多了5分!
我通常会在简单检查完毕后,给这道题打一个√,来给予自己正反馈,告诉自己又多得了5分,从而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越来越好的做题状态,这个你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我在高三后期的时候,熟练了这套做题流程,基本上每次考试考完就能知道我到底得多少分,因为我按照流程做完之后,打√了的题,95%以上都是正确的,很少出现我打√还出现错误的题,这就是学霸成绩能够稳定的底层逻辑。当然,在前期还不熟练的时候可能会多一点,那前期的时候,还是要多发现自己哪一步流程做得不好,然后去优化它,熟练它,最终完美化这套做题流程。
整套流程到此结束,至此已收获了太多的进步反馈,但学习不能止步于此,除了思维的熟练,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积累。
高三有哪些相见恨晚的刷题技巧?-黄启明的回答-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