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铭儿以后不仅有单独的房间,还可以有自已的书房。”
“真的?太好了!”
听到妻儿的话,方鸿志眼中愧疚,手指忍不住去摩挲袖口里的奏折。
这奏折,是他自宫中回来后写的。
他原先只是个七品寺丞,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但明日,他便是三品寺卿,有了上朝资格,也有了在满朝官员面前请奏的资格!
可是……
一旦他上了这封折子,别说大理寺卿,恐怕便是如今的大理寺丞都当不了了。
可若不请奏,自已怎么对得起身上官服?
夜深人静,方鸿志依旧辗转难眠。
就在这时,屋顶掠过一阵轻响。
方鸿志起身去看。
“方大人,恭贺方大人擢升寺卿。”盛知婉眉眼含笑。
方鸿志回过神,连忙行礼。
此次盛知婉是同商行聿一起瓦上飞来的。
她第一次感受到在空中如燕的感觉,现在落地,依旧有些轻飘飘的。
盛知婉指了指厨房。
方鸿志有些犹豫,盛知婉已经走了进去。
“方大人可知本宫今夜为何前来?”盛知婉寻了凳子坐下。
方鸿志摇头。
盛知婉道:“若是本宫今夜不来,明日一早,方大人是否会奏请父皇继续深查汪肃州一案?”
毕竟,昨日她给方鸿志的消息中,桩桩件件都证明太子才是让汪肃州甘愿做事的幕后贵人。
“……是,”方鸿志错愕一瞬,随即苦笑,将奏折取出,“公主真是料事如神!不瞒公主,臣已写好了奏折。”
盛知婉接过奏折看了一眼:“方大人可想过这奏折呈上的后果吗?”
方鸿志颔首。
“即便明知后果,方大人依旧要一意孤行?”盛知婉将奏折递还给他,“本宫知道方大人一心为公,为官赤诚。只是您想过没有,父皇既已推出王二公子替罪,便不可能再将太子皇兄的罪行翻出来。”
“皇室尊严、天子权威,您这奏折一上,因此获罪、官途尽毁,夫人和孩子便不说了,但您即没了性命,又如何为百姓们谋福祉呢?”
“可是……让臣眼睁睁看着真相被掩埋,臣,心有不甘呐!”
方鸿志便是如此,若不是这样较真、执拗的性格,也不会当了十几年官还是个小小寺丞。
这样的人,盛知婉既然要用,自然便要发挥他的长处,扭转他的短处。
“但方大人想过没有,世间之事,不是只有一时的刚直不阿才能解决。您只有保全自已,在朝堂中站稳脚跟,才能在将来有更多的话语权去揭开真相,百姓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长久为他们主持公道的好官,而不是一个一时冲动,玉石俱焚的殉道者。”
“更何况,玉碎,石可不一定碎。”
“可若就此定案,时间一长,此事便会被遗忘,将无人再有理由去翻案……”
“方大人不是在这吗?本宫向你保证,过不了多长时间,方大人一定有机会将真相揭露出来。”盛知婉目光坚定。
方鸿志踌躇了。
他向来觉得为官应该无愧于心,可为官的前提,应该是先为官,在为官的前提下,无愧于心!
若是连官都做不了,谈何为百姓谋福祉?
夜色中,商行聿揽着盛知婉悄无声息离去。
方鸿志枯站半晌,突然笑了一下。
这一声笑中,有些释然,也有些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