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无奈,再次命桓阶起草诏书,并遣高庙使张音携带诏书与玉玺前往魏王宫中。
曹丕打开诏书阅读道:
“咨尔魏王,朕自觉汉道日渐衰落,时运已久。”
“幸赖武王曹操,凭借其德行和天命,奋力打击邪恶,安定了四方。”
“如今,魏王继承父业,光耀德政,声教遍及四海,仁风扩展至八方;天命已在魏王身上。
“昔日虞舜有二十年伟绩,最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大禹有治水之功,便把帝位禅让给了重华。”
“汉承尧运,传承圣明之义,天命顺应,特命行御史大夫张音携带玺绶来奉上此命。”
“魏王,请务必受命!”
曹丕听后,欣喜若狂,转对贾诩说:
“虽然有两道诏书,但我终究还是担心后世会给我贴上篡位的标签。”
贾诩答道:
“此事极为简单:您可以再命张音带回玺绶,让华歆为汉帝设立一个坛子,名为‘受禅坛’,并择定良辰吉日,召集大小公卿来坛下,令天子亲自奉上玺绶,将天下禅让给魏王。”
“如此一来,便可以消除所有的疑虑,避免他人议论。”
曹丕听后大为高兴,立即命张音带回玺绶,同时作表谦辞。
张音返回后奏报,皇帝问群臣:
“魏王再次谦让,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华歆答道:
“陛下可以在‘受禅坛’上集结公卿庶民,正式明确禅位之事。”
“如此一来,陛下的后嗣必将享有魏王的恩惠。”
皇帝最终采纳了此建议,命令太常院官员在繁阳选址,建起三层高的坛子,定于十月庚午日寅时举行禅让仪式。
到期时,献帝邀请魏王曹丕登坛接受禅位,坛下集结了四百多名官员,三十多万御林虎贲禁军。
帝亲手捧着玉玺交给曹丕。
曹丕接过玉玺。
坛下的群臣跪听诏书宣读:
“咨尔魏王!昔日唐尧将位禅让给虞舜,舜又将位传给大禹:天命变化无常,只归属于有德者。”
“汉道已渐衰退,朝政失序;灾乱降临到我身上,国家动荡不安。”
“幸赖武王曹操神武,拯救了四方的困境,清理了区夏,保全了宗庙;不仅仅是我一人获益,九服大地也因此受到了安抚。”
“如今,魏王继承了父业,光耀德行;继承了文武的大业,弘扬了父亲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