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好好,你收好文书,让小梁同你们一道去县里,镇上有马车出租的。”刘元忠放下心来,送他们到门外。
“我省得的,不用送,我们回了,刘大哥。”
衙门里过年期间少不得还要休沐,事不宜迟,第二天三个人便启程去县里换户籍。
起了个大早,简单洗漱吃了点后,步行去永平镇租了马车去往县里。
梁云山也没来过这里,他的户籍是多年前的老村长直接上报的,不像陶成玉他们还要从别村迁过来。
幸而车夫走南跑北的知道路,直接给他们拉到了县衙。
通报之后,几人进去找到了管理户籍的户房,户房的主薄看了过继文书后,也没为难他们,痛快地给他俩盖了章换了户。
道了谢出来后,车夫还在旁边等着,几人也没多逛,就在街边的点心铺买了几斤花色漂亮的糕点便回去了。
到了镇上,顺便又买了些菜,腊月日短,天色已不早了,几人不多耽误,快步走回家去。
到家之后,远远的却见村长的弟弟刘元照等在他家门口。
一般年前都是要账的时候,刘二哥帮他送过砖,但当时砖瓦钱早都结清了,现在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见他几人回来,刘元照迎了过去,掏出一个荷包来。
见陶成玉满脸疑惑,他解释道:“我白天去清河镇送砖,看到张家那个小童生,现在在药铺当伙计,他跟我说几个月前跟你借了钱,路途远不便回来,药铺又走不开,让我捎带给你。”
张子康?
刘元照又说道,“他还说是瞒着父母偷偷借的,让我不要告诉他家人,只带给你即可。”
陶成玉跟梁云山对看了一眼,这大概就是他当初所说的赔偿,确实不便与别人说道。
其实他都快要忘了这事,也没指望着得到什么赔偿,毕竟房子都推到翻盖好久了。
陶成玉道了谢接了过来,把中午买的点心拿了一包递给他。
刘元照只说是举手之劳,连连推拒,最后不得已拿了两块回去给孩子吃。
开了门回到家后,陶成玉把荷包打开,倒出来一看,都是铜板,数了数,一共八百文整。
学徒期的工钱很少,这才几个月,他这八百文大概也是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陶成玉叹了一口气,本可能有着大好前途的这么一人,却因一念之差,如今选择了在异乡艰难地讨生活。
所以人啊,还是要走正道,不要让邪念支配,免得行差踏错,回不了头。
陶成玉把钱装了回去,连带荷包,放在了匣子的一角,等以后有机会见到,还是还给他吧,自己也不差这些钱。